2025-01-13 19:23:58 | 招生网
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15所左右的学校比较合适。
知识拓展:
冲一冲学校,指在志愿填报中选择一些竞争较激烈、名气较大、录取分数较高的高校作为冲刺目标,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冲一冲学校的数量应该控制在15所左右比较适宜。如果选择过多,可能无法做到充分了解每所学校的情况,填报不够认真和细致;如果选择过少,可能会降低被录取的机会。
考生在冲一冲学校时可以考虑以下录取分数,冲一冲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应该与考生的预估分数相对接近,避免选择过于离谱的学校。专业设置,考生可以参考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该学校相对突出的专业进行冲刺。
学校教学水平和就业率,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和毕业生就业情况,选择有竞争力的学校。
考生可以向老师、家长、学长学姐等多方面咨询,听取各方建议,了解学校的情况。 如果条件允许,考生可以选择一些冲一冲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学校的环境和氛围。除了学校的名气和录取分数以外,还要考虑地理位置、学费、生活费用等实际因素。
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冲一冲学校的数量应该合理控制在15所左右。考生在选择冲一冲学校时应该审慎考虑录取分数、专业设置、学校教学水平和就业率等因素。
同时,考生可以多方咨询、实地考察,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为自己选择最适合的学校。
考生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
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距离2022年夏季高考是越来越近了,对于各位同学来说,现在不仅仅是最后冲刺的阶段,也会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来预估自己能考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那么高中生怎么选择合适的专业呢?高中生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呢?
一、高中生怎么选择合适的专业?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同学来说,第一关是参加考试,第二关则是之后的填报志愿。填志愿的话,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专业,针对该问题老师也做出了如下分析:
第一点,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大家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那么个人才能可以最大发挥80%-90%。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够保持激情。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自己在该岗位上可激发的潜力就很少了。想要从事感兴趣的职业,前提得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比如说自己是学理科的,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那么选择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会比较好。
第二点,根据性格来选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并且性格对于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自己的性格可以与以后的职业相匹配,那么未来的工作状态也会相对稳定。比如说,自己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那么在选择的时候最好就避免一些偏研究性的专业,毕竟自己受不了每天呆在实验室。
第三点,根据个人能力选择
除了性格和兴趣两方面需要考虑以外,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自己本身的能力。毕竟在职业规划中,能力是最现实和客观的因素。老师认为能力缩小范围可分为能力倾向与技能,其中的能力倾向可以说是先天赋予的能力,比如自己逻辑思维超强、音乐天赋高、语言学习能力出色等等。技能属于后天练习出来的,比如说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等等。
就好比说,自己对于色彩、空间等表现出比较强的准确感受和表达能力,那么绘画、摄影、雕塑等领域比较适合你发展,因此你比较适合报考相关的专业。
二、高中生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
上文老师分析了高中生如何选择专业,接下来继续为大家分析如何选择学校这个问题。
(1)看学校所在城市
在了解到自己适合选择什么专业之后,大家就要考虑自己选择什么学校了。一般来说是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城市,如果自己想在大学四年期间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有更多更好的平台,老师建议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这一点北上广深是比较适合的。
(2)考虑专业排名
确定好专业之后,大家肯定是要选择一个该专业教学水平高的院校。一般某专业水平越高的学校,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就越好。学校专业排名高低会影响毕业生就业时企业的认可度,所以选择专业排名越高的学校是最好的。
(3)考虑学校综合实力
除了考虑学校所在地理位置和专业水平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学校的综合实力。虽然说学校排名不能够完全代表学校的综合实力,但排名靠前的学校实力肯定不差。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招生网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高考填报志愿,如何冲一冲稳一稳? 中国大部分的高考省份,都面临着平行志愿的志愿填报形式,家长问那老师啊,这个学校应不应该冲啊?其实我个人认为应该冲,我的孩子一刚超一本分数线可能十几20分要冲,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啊,什么叫冲?如果我们要冲的话,无非两种情况,第一种往好了冲,第二种往坏了冲啊,什么叫往好的冲,就是如果你要冲的话,起码这个学校里边儿所有专业有可能被调剂的专业,你起码都能接受,或者是
填报志愿时是否可以冲一冲稳一稳? 所谓“冲”,就是你的位次明显低于该学校近几年的最低录取位次,但你还是选择填报这所学校,并把这所学校放在靠前的位置,这就是“冲”。因为参照历史数据填报志愿,而今年该校到底是什么位次录取,谁也无法准确判断,而一般学校每年的录取位次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分数处于中低段的外地学校,有些变化还比较大。 冲”的条件是你对专业没有任何要求或者你所“冲”的学校的专业你都能
高考志愿填报冲的学校,冲几个合适 高考志愿填报冲一冲15所左右的学校比较合适。 知识拓展: 冲一冲学校,指在志愿填报中选择一些竞争较激烈、名气较大、录取分数较高的高校作为冲刺目标,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冲一冲学校的数量应该控制在15所左右比较适宜。如果选择过多,可能无法做到充分了解每所学校的情况,填报不够认真和细致;如果选择过少,可能会降低被录取的机会。 考生
高考应不应该填报保底志愿? 应该的,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应该要去冲一冲的,因为各个省份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给予多个志愿让学生去进行填写。 所以在报志愿的时候,前面就可以放一些自己可以冲刺的学校。万一自己被这样子的一个学校录取的话,自己就相当于是捡漏,而且是非常幸运的。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之所以要冲一冲一些与分数不匹配的院校的原因就是以下两点的。 第一点每年很多高校
江苏志愿填报冲稳保怎么填 江苏省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分为冲、稳、保三个层次,顺序一般为冲一批、稳一批和保一批。 在冲一批阶段,建议选择你最心仪的高校和专业,这些通常是理想的追求目标,虽然录取分数线高,竞争激烈,但如果你的成绩达到最低录取线,有机会被录取。 稳一批阶段,应选择成绩相对较好的高校和专业,这类学校录取分数线较低,录取机会较大,但可能不是你的首选,主要是作为备选。 保一批阶段,
广西志愿填报冲稳保怎么报 第一步,了解本省志愿填报的特点和规则。不同省份的志愿填报方式不同,但大致可分为老高考地区、新高考地区和一些特殊省份。 老高考地区包括河南、安徽、广西、江西、四川等省份。这些省份的志愿填报单位是以院校为单位的,达到录取分数线后才能被录取。因此,保专业相对困难。如果想被目标专业录取,需要留出足够的分数。 新高考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等省份。这些省份的志愿填报
高考第一志愿填冲还是填稳的 高考志愿填报冲保稳填报比例介绍如下: 冲、保、稳、垫四个梯度志愿填报方法,在这四个梯度里面,其实稳和保是最重要的,因此它们所占据的比例会更大的。 1、冲:选择自己位次比近三年来录取位次低10%左右的学校即可。 2、稳:选择近三年录取位次刚好和自己位次差不多的学校。 3、保:选择自己位次比近三年来录取位次高10%-15%左右的学校。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在即,很多同学对于第一志愿的填报存在疑惑,例如第一志愿是冲还是稳?第一志愿很容易被录取吗?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第一志愿是冲还是稳? 看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选择冲。 因为在高校志愿填报中,无论是志愿数量还是招生批次,都是按照确保稳定的顺序来填报的。所以通常第一志愿还是可以选择“冲”的。之所以把冲志愿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无论是被投档还是搜索下
2024-12-09 03:51:20
2024-12-11 22:29:56
2024-06-08 06:20:15
2024-06-11 02:08:19
2024-02-02 16:03:51
2024-11-25 13: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