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 04:18:32 | 招生网
一、 去 应试教育 强的省份上大学回来参加北京高考, 也未必就考得过北京最好的几所高中的学生。北京高考卷的难度有限是有拉平效应的,卷子只需要一百的应试能力,你把自己练到三百有什么意义?
不要小看北京顶尖高中的教学能力,方法得当花一分力气,确实能起到其他人花 两三分的效果。 但是并不一定外省教育能让孩子更有竞争力,
二、孩子如果天赋不错,学习很好,就有机会与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成为同学,
将来在工作和事业
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人脉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很多人每年花几十万去名校上EMBA的课程,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去
听老师讲课的吗?
从去年高考就已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个这个趋势了。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所在郊区最好的高中一年能有十几个清华北大的,可是近年来一直是挂零。
再看市里的高中呢,人大附中占了清华北大录取率的几乎一半,然后西城和海淀的名校分享另外大
部分名额,剩余的星星点点名额被其他极个别高中获得。
是的,教育不均问题,不只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同一省市也是不平衡的,要不怎么会有
学区房
一说
呢。
当然啦,天赋异禀的孩子是不会被这些所束缚的。
我记得几年前驾校学车的时候,有个教练是郊区的,但是他打算花几十万的借读费,将自己孩子送
到海淀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小学,给出的理由就是让孩子能够积累一下人脉,多见见市面。
三、如果孩子学习非常一般,甚至是比较差孩子自身无法考上好学校,
家里又负担不起
私立学校
的费
用,那么去外地上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孩子学习不行,去教育大省卷一卷,如果是个
军事化管理
的学校,能够板一板孩子的性格。
学习成绩大概率比在本地能好一些,然后靠着北京的高录取率上个相对好一点的学校,这个是可行
的。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在北京本地也上不了什么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啥的也好不到哪去,更积累不到
优质人脉,不如出去锻炼一下。北京高考只要求北京户口,不看你学籍在哪里。只要有户口,你高中在哪上考试院根本不管。
既然有北京户口,跑外省去读再回来有点舍近求远了啊,北京的重点学校,保证升学的基础上根本
不会让学生把精力百分百投入到刷题上,有太多太多各个高校研究院合作的好资源可以见世面了,
甚至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大学的资源还不如高中。
四、虽然一些学校推崇
素质教育
,但不代表他们就不会做题了。
如果是外地人把户口迁到北京高考,去的学校会比在本地高考好很多。但你本来就是北京人,你去
外地还是留本地都能参加北京高考,就不一定非要选择去高考大省卷了。据说上一代北京本地孩子之间,长大了处对象不但会互相了解大学,还会了解你是哪个高中的。西
城
七姐妹
,海淀六小强这一档的学生之间天然好打交道,彼此认同感很强。
甚至都不用“长大了”处对象,优质对象在中学就有人下手了。“科学早恋 ”你听过吧,家长都
是喜闻乐见的。在优质中学里有大量门当户对、家长素质高、本地资产相当、孩子也相对靠谱的人
家。等到了大学,这种人家的浓度就大大下降了。
多数都是外地人,中产孩子被外地家境落差极大
的异性下手拿下的概率就很高。北京本身就是教育大省啊。是不是教育大省,看的显然不应该是高考录取难度,而应该看中学能获
得经费和教师质量,很明显,北京在这方面明显优于全国其他大部分省市。
五、 我高中的时候曾经转来江苏的同学来参加北京高考, 她虽然也去了不错的学校, 可是没有我们这个实验班很多人去的好,而她之前还牺牲掉了各种大学 先修课、外教课、志愿活动等等校园活动和资源,也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参加当时北京还有的自主招 生。政策上是可行的,但是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如果孩子学习好的话,孩子自己能考上比较好的学校,还是要尽量在北京上学。 孩子本来学习成绩就不错,可提升空间其实是不大的,去外地上学不知道能不能达到想要的上分目 的,又何必为了这个不确定性而放弃与本地同学相处的时光呢。孩子上学其实不只是为了考学,还有积累人脉,在北京,好学校里的学生其实是两类人,一类是家 里很有钱的,一类是天赋比较高的。
高中是人生的宝贵年华,是最具活力,求知欲和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纪。在北京上高中,能享受相对素质的教育,能学一些高考不考的东西,能有一点时间花在做题之外的事情上,花在个人爱好上。
这是非常难度的机会。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去利用,却要送孩子去“教育大省”受苦受难,这么爱孩
子,我无法理解,更不认同。
可行与否当然是可行,高考前提前一年半载回来就好,问题是个人觉得北京核心区域的教育资源不
亚于任何一个省份,而且更有其他地区不能提供的拓展渠道,自身努力加合理引导就好。去其他地
区,环境差异能否适应不说,来回奔波就会让
家庭教育
的效果打很多折扣。至于类似
衡水中学
,如
果要把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也可以考虑。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市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是多少?的相关内容。
北京市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是55%-60%。最高的是 北京四中 。
北京市第四中学 ,简称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北京四中建于1907年,初名为“顺天中学堂”,1949年改名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02年9月被 北京市教委 认定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同年增设国际部。2005年与北海中学合并,恢复初中招生。2008年民族团结中学部分教师并入我校,2015年与63中合并。
办学规模:
据2015年1月学校网站显示,北京市第四中学占地面积约42400平米 ,总建筑面积约35700平米。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部共有近30个班级,学生数1153人;截至2012年,北京市第四中学初中部共有20余个班级,学生数12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四中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户口在北京,能不能去教育大省上学,回北京参加高考呢?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河北峰峰的户口能在河北武安参加教育和高考吗 河北峰峰的户口能在河北武安参加教育和高考。高考是以省为单位进行的,一个省内的户籍参加高考,没有太多的限制。应届考生一般都可以在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河北高考报名条件 ⑴符合下列条件且户籍在河北省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 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
不是喀左户口可能参加高考吗 喀左隶属于辽宁省,只要满足辽宁省的随迁子女高考条件就可以在辽宁省参加高考。 2017年辽宁高考报名对象及条件 (一)报名对象 1.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 2.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注册入学、保送生、特殊教育单招、高水平运动队单招、少年班招生等单独招生的考生。 3.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 (二)报名条件 1.考生参加
江苏小高考理科考哪几门 A、江苏小高考,一共7门,分别是: 文科:选修科目:物理、化学,必修科目: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信息技术 理科:选修科目:历史、化学,必修科目:物理、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术 B、江苏小高考,正式名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C、《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报名办法》规定: 一、报名对象和条件 1.2018届普通高中二年
香港户口的学生高考有优惠政策么 有的。 特区政府教育局发言人表示,2019年参与免试招生计划的内地高校数目比2018年增加了7所,新增的高校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湖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长安大学和兰州大学。 免试招生计划中“校长推荐计划”的考生推荐名额,每家香港中学由6个名额增加至8个,而“校长推荐计划”的最低录取标准维持不变,学生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4个核心
湘潭户口能在郴州参加高考吗? A、湘潭户籍能在郴州参加高考,前提是在郴州有完整的高中学籍。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规定: 一、报名条件 (一)有本省户籍且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二)外省户籍进城务工
2022年在夏季高考深圳户口考深职院还有用嘛 有的。 具有高中学历(含普通高中、中职、中专、职中、技校)或同等学力毕业生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报考条件1.广东省户籍考生。 2.累计具有广东省1年(含)以上社保(时间计算截止日期为2021年8月31日)并与指定合作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外省户籍在职员工。 3.符合条件的港澳台考生。 在广东省或其他省(市、区)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并被录取
北京户口高考660分左右能上清华北大吗? 北京户口高考660分左右能上北大。 想要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数相当的高,当然北京的考生也不例外,清华大学在北京招生录取分数线:文科673分,理科681分;北京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文科665分,理科680分,甚至比其他地区分数都要高。所以北京考生在报考清华和北大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也不是谣传的北京考生400分就能上清华北大。 北京户
莱西户口能在青岛市参加高考吗? 一、莱西户口能在青岛市参加高考,前提条件是在青岛市拥有完整的高中学籍。 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15]112号)规定: 1.具有山东省户籍的考生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招办)报名。 2.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地的应届高中段学校毕业生,可选择在户籍或学籍所在县(市、
2023-09-19 20:40:22
2024-06-18 14:24:55
2024-05-27 22:26:46
2024-02-03 12:16:20
2024-05-28 14:23:46
2024-03-11 0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