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1 02:44:56 | 招生网
1、大连理工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1992年。
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滨海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
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青岛滨海学院是在山东。
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青岛滨海学院是民办。
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是本科。
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青岛滨海学院是非211非985。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
大连理工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
青岛滨海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线
青岛滨海学院2022年录取分数线
青岛滨海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连理工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大连理工大学院校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盘锦校区,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4479人,其中专任教师2992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984人,副高级职称129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9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76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1234人,硕士生导师2504人。
学校现有学生总数49287人,其中本科生总人数25692人(普通本科生25524人,第二学士学位168人)。研究生总人数235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436人(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生4755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51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166人),硕士研究生18159人(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7309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7949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901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构建“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的一流学科格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主校区设有21个独立建制的学部学院,开发区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20个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等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81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6个,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张大煜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钱令希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国家英才计划高校培养基地。建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学校的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有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装备制造、运载、建设工程、信息科学,以及管理、数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1”学科集群。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7个学科进入A类,19个学科进入B类;在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分获A和A-。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4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有31个学科上榜,4个A+学科和24个A类学科。有12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软科世界一流、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4位,仪器科学位列国际第12位,化学工程位列国际第14位,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5位,机械工程位列国际第22位,电子与电气工程位列国际第34位,人工智能位列国际第36位。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全国首批); 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能源与碳封存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应用数学中心,3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6个省级重点新型智库,18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47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2项、优秀奖12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1.6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实体馆藏累计374万余册(件),累计订购96个平台268个数据库,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81万册、电子期刊5.1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5.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校园一卡通通过“卡、码、脸”多种方式实现身份认证与消费并融入全国公共交通应用功能,“大工e站”为全校师生提供智能化自助服务,校园进出综合管控平台已实现人员及车辆精准管控,超算中心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形成了由信息化基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业务系统构成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学校坚定不移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持续深化国际化办学新格局。积极参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后疫情时代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目前,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9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起中国卓越大学联盟-日本国立六大学联盟以及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19个国际大学联盟。学校建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高校分别是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合作高校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学校有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各类450余项海外交流项目,近五年来每年派学生线上线下参加海外长短期交流学习项目1500余人次;教师长短期出国(境)公派、进修、参会、访问年均1700余人次;年均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近600人来校工作访学;2022年以来学校有国际学生1656人,其中学历留学生占比60.5%。
面向未来,学校将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青岛滨海学院院校简介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两所)民办本科高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19年与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21年被省教育厅遴选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学校设立文理基础学院、大专文理基础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教育学部、艺术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财经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设49个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医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600余人,外籍留学生100余人。办学30年来,累计培养12万余名毕业生。
屡开先河 理念先进
学校秉承“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坚持“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做事准则和“严、精、实”做事标准。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和山东省民办高校优质特色发展项目支持计划高校;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典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文明校园、企校合作先进单位。
硬件齐全 条件优越
学校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占地1200余亩,投入使用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8亿元。现有图书馆4座,总面积6.1万平方米,纸质藏书260.6万,电子图书140万种,阅览座位7200余个。有200座以上学术报告厅7个、1600座礼堂1个;建有15个实践教学中心,11个校企一体的校内“学产研一条龙”实体和27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内含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4.3万平方米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五星级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最高的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1.4万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基地——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校园内有综合运动场、四季游泳馆、体育馆等运动场地46个;有人工湖4个,其中200米长人工河一条,系龙舟赛道;校园绿植品类近200种,花应四季,风景如画。2020年,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占地226亩的三甲标准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已试营开诊;毗邻附属医院、总投资15亿元,占地300余亩的大珠山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形成学校两校区协同发展办学格局。
师资优良 质量为本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84人,其中高级职称578人,博士、硕士学位者1433人,硕博教师占教师总数90.47%,另有外籍教师10人。有山东省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山东省青创人才团队3个,校企联合高水平应用研发团队4个;国家级、省级名师、优秀教师12人,市级名师10人。2022年,全年共引进、聘任各类专职及行业类导师300余人,其中博士(含博士后)高层次人才144人,为学校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活力。
学校有教育部综合改革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特色专业等省部级重点专业16个。建成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28门,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67门,校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群)131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4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8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专业获批“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日语、朝鲜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另有山东省特色专业5个,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专业4个,青岛市重点学科专业7个。在山东省青教赛中,连续七届获23个一、二、三等奖。翟艺老师入围全国青教赛,获三等奖,并获省教育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刘庆施老师在首届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中,获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招生网
据山东省人社厅2009年以来的通报,学校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始终位列全省本科高校前茅,2013年为全省58所本科高校第一名;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3名滨海学院毕业生当选,以后每届评选,滨海学子均榜上有名。学生考研报考录取率连续6年突破45%,清华大学等名校录取率达35%。
以德树人 锤炼技能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校“立德树人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推介;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与学习年限,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学校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重点和示范实验室各1个,省级研究中心5个,另有大学物理、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经济管理、大众传媒艺术等15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和277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了机电工程、土木工程、广电传媒、医学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动漫艺术等“学产研”教学实体;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与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提升办公做事能力;倡导人人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培养一种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表达与美化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增强体能,完善人格,开拓学习,刻苦专研,成为新时代高素质综合人才。学校设有青岛市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山东省创客之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助推校企合作育人;学校为全国英语四六级、HSK中国汉语水平等多种国家等级考试考点,校内可直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开放办学 留学便捷
学校坚持“教育开放活校强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实施开放办学提升工程,先后与俄、德、法、英、加、葡、秘、澳、美、日、韩、泰等30多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12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法国南锡商学院、加拿大萨省大学等院校开展师生交流、合作办学、课程合作项目,构建了多元化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中国师生出国(境)进修和深造、外籍师生来华工作和留学提供了便利,先后聘请270多名国(境)外专家来校授课,派遣60多名教师赴外访学,向合作国际高校派出学生2500多名,选派近百名汉语志愿者赴外工作;累计接收近30个国家长期留学生1800多名。
奖贷勤助 寒子无忧
学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截至目前,学校各级各类奖贷助勤减免共涉学生9022人次,占全校学生总数的 33.94%,资助金额达6119.4142万元。其中,2021年,学校增设由爱心企业全额资助的自立自强基金,为首批110名学生颁发了40万元奖助学金,该奖助将连续颁发三年;2022年,学校增设了校长奖学金,首届有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奖励。学校为山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御时代长风 承神圣使命
2023年,是学校建校30周年后向学校第二步发展战略——建校50周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开局之年,按照学校“创民办清华”宏伟蓝图,至2042年建校50周年,学校将建成“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开启学校第三步发展战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向百年名校迈进,以责任和担当承负起应有的时代使命。当前,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起跑线上,学校将继续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统筹校园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书写中国民办高教事业瑰丽篇章。
一、北京理工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哪个好1、北京理工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0年和1992年。2、北京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青岛滨海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北京理工大学是在北京,青岛滨海学院是在山东。4、北京理工大学是公办,青岛滨海学院是民办。5、北京理工大学是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是本科。6、北京理工大学是211,985,青岛滨海学院是非211非985。二
一、大连理工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哪个好1、大连理工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9年和1953年。2、大连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大连理工大学是在辽宁,青岛理工大学是在山东。4、大连理工大学是公办,青岛理工大学是公办。5、大连理工大学是本科,青岛理工大学是本科。6、大连理工大学是211,985,青岛理工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大连理
一、吉林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哪个好1、吉林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6年和1992年。2、吉林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滨海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吉林大学是在吉林,青岛滨海学院是在山东。4、吉林大学是公办,青岛滨海学院是民办。5、吉林大学是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是本科。6、吉林大学是211,985,青岛滨海学院是非211非985。二、吉林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南开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哪个好1、南开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19年和1992年。2、南开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滨海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南开大学是在天津,青岛滨海学院是在山东。4、南开大学是公办,青岛滨海学院是民办。5、南开大学是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是本科。6、南开大学是211,985,青岛滨海学院是非211非985。二、南开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北京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哪个好1、北京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898年和1992年。2、北京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滨海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北京大学是在北京,青岛滨海学院是在山东。4、北京大学是公办,青岛滨海学院是民办。5、北京大学是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是本科。6、北京大学是211,985,青岛滨海学院是非211非985。二、北京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清华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哪个好1、清华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11年和1992年。2、清华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滨海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清华大学是在北京,青岛滨海学院是在山东。4、清华大学是公办,青岛滨海学院是民办。5、清华大学是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是本科。6、清华大学是211,985,青岛滨海学院是非211非985。二、清华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东北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哪个好1、东北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23年和1992年。2、东北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滨海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东北大学是在辽宁,青岛滨海学院是在山东。4、东北大学是公办,青岛滨海学院是民办。5、东北大学是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是本科。6、东北大学是211,985,青岛滨海学院是非211非985。二、东北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一、天津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哪个好1、天津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895年和1992年。2、天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青岛滨海学院隶属关系是山东省教育厅。3、天津大学是在天津,青岛滨海学院是在山东。4、天津大学是公办,青岛滨海学院是民办。5、天津大学是本科,青岛滨海学院是本科。6、天津大学是211,985,青岛滨海学院是非211非985。二、天津大学和青岛滨海学院近三年录取分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