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21:23:17 | 招生网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2年和1910年。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景德镇陶瓷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在北京,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在江西。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公办。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本科。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211,985,景德镇陶瓷大学是非211非98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校简介
1951年,为培养航空建设人才,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专航空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北航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82个本科专业,3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艺术和交叉11个学科门类。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提出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拓展各学科服务面向,一体化推进“学科、平台、团队”建设,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高峰学科占比达到25%,在航空宇航、仪器、材料、软件、控制、计算机、力学、交通、管工、生医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空天信优势突出、理工文医深度交叉、新方向持续引领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国防科技主干学科稳居国内一流水平。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6951人,其中专任教师3070人。专任教师中,76.3%具有高级职称,85.1%具有博士学位。各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教师408人(574人次),其中院士30人,领军人才131人(237人次)、青年人才284人(307人次),国家级创新团队45个。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1:1,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1200余人。近年来各省招生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3‰,并有多个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学校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第9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强化北航人才培养特色,按照“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方针,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新时代北航人才培养“四强”模式,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培养领军领导人才。获批首批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重点实施尖端优质生源汇聚、精品课程体系构筑、国际交流深度拓展、多方聚力协同育人、创新激励分类优秀、卓越导师队伍建设等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创新、强能力、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探索出大飞机班、发动机班、信息安全班等定制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牵头筹建全国卓越工程师产教联盟,校企协同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教学团队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本科生组建“冯如三号”团队两创国际认证航时世界纪录。“月宫一号”团队破世界纪录。学生作品“北航1-4号火箭”“亚太空间小卫星”成功发射。2010年以来,研究生有近500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三大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达130余人。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长,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数量处于领先地位。 “冯如杯”竞赛已连续举办32届,吸引了9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学校是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7届捧得“优胜杯”的高校,并在第十一、第十六、第十七届捧得最高荣誉“挑战杯”。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先后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冠军,并在第三届、第七届分别获得全国亚军。建校70载,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20多万优秀毕业生。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度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有1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8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有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打通横向交叉链和纵向创新链,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70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发动机叶片、无人系统、增材制造、紧缩场、电磁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科研成果。全面深化与航空、航天、发动机、船舶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的战略合作。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
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通过实施“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全球视野,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与200余所境外一流大学、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融合中法两国工程教育优势,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典范。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工程教育联盟等大学联盟,倡导发起“国际航空航天教育协会”并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T.I.M.E.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创设了“中德先进制造创新平台”“自旋电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实施“全球校园计划”,打造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大力开展学生交换、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暑期学校等各类海外学习项目,把北航校园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北航学子充分享受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建立了10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以“空天报国”精神为内核的北航精神。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精心打造了以官微“航小萱”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校史馆、艺术馆、艺文雅苑、致真共享空间、咏曼剧场、艺文空间等文化场馆为阵地,以北航大讲堂、博雅课堂、北航艺术节、感动北航、我爱我师、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团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传统承续品牌、典型引路品牌、文化景观品牌和人文滋养品牌,营造了教风优良、学风严谨、景观优美、人景祥和的一流大学文化氛围,以高品质大学文化聚人心、育新人、展形象。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文化育人示范项目2项、特色展示项目2项,并获首都文明校园、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七十载空天报国,新时代逐梦一流。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一流能力、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奋力谱写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景德镇陶瓷大学院校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及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宝陶艺研修苑,占地面积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系、体育与军事教学部等12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2000人。
历史沿革:学校肇始于1910年由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等人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校址江西鄱阳)。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1916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更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随后迁往江西靖安(1937年)、江西萍乡(1938年)、江西景德镇(1944年)等地办学。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成为国内首所陶瓷高等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在中国陶瓷高等教育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原轻工业部直属高校。1998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1984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九易校名、四迁校址、四度中断,历经艰辛,颠沛流离,然初心不移,血脉贯通,文脉相承,弦歌不辍,始终根植于陶瓷行业这片沃土,经过一代又一代陶大人的努力奋斗,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即:“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人才,以改良陶业”的办学宗旨,“培养为陶瓷业服务的尖兵”的人才培养目标,“脑手并用、科艺结合、专攻深究”的人才培养理念,“诚朴恕毅”的校训,“勉知力行”的校风和“发扬国粹、利民裕国”的精神。招生网
学科专业:学校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智能制造、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学校设有“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文物与博物馆”“翻译”等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陶瓷设计与美术”学科为省“十四五”高峰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十四五”潜力发展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设计学”“美术学”学科均为“B+”(全国第10位、江西第1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C+”(全国第69位、江西第2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全产业链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
师资队伍:学校遵循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汇聚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陶瓷艺术家、雕塑家和陶瓷工程专家、学者。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17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5人,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突出贡献人才、省中青年文化名家、省“双千计划”人选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教育教学:学校以培养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誉为“是一所可以在全国行业高校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高校”。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2018年,学校再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有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荣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600余项,其中,“红色走读”成果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全国25项,江西2项)和“最具感染力”作品。学校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学业、专业、就业、职业、创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创业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江西省唯一)。学校每年的毕业生5000余人,与陶瓷类专业相关的有一半之多,35%以上选择在本省就业创业,30%左右选择在陶瓷行业就业创业,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学研究:学校长期致力于陶瓷材料、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拥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8个,中国陶瓷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等一批国家级专业协会和机构常驻学校,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并引领陶瓷行业发展的完整科技支撑体系。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多项,大部分是围绕传统陶瓷、高技术陶瓷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成果,并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9项,其中,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江西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学校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及《中国陶瓷工业》,享誉国内外陶瓷业界。
社会服务:学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科技进步,与全国各大产瓷区、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战略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材料支撑;新型瓷石矿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化解了景德镇陶瓷原料资源枯竭难题。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批成为科技部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具备可移动修复资质高校(江西省首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成功落户学校(江西省首个)。中国陶瓷发展研究院成为江西新型智库,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入选2021江西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TOP10。
文化艺术:在继承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学校汲取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美学之精华,注重材质、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的创新,开创和发展了“现代民间青花”“陶瓷综合装饰”“现代瓷画艺术”“意象雕塑”等艺术表现新形式,推动中国现代陶瓷艺术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学校先后为伊丽莎白、丘吉尔、杜鲁门等国外政要设计制作礼品瓷并流传至今,承担完成“7501”毛主席用瓷、人民大会堂用瓷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瓷设计创作任务,30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200余件作品在全国美展等重大评比中获奖,创作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瑰宝。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陶瓷分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陶瓷艺术品鉴证委员会、中国古陶瓷学会教育中心纷纷落户学校,成功举办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发展高峰论坛、“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陶瓷与文化高峰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正式出版《与世界对话—陶瓷英语口语教程》等陶瓷外语系列教材。学校在《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高校)》报告中的大国工匠人才指标上高居榜首,在高级工艺技师类人才培养及以文化创新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贡献获得高度赞誉。
国际交流:学校充分发挥独特的学科专业优势,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先后代表国家在法国卢浮宫、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纽约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场所举办高水平的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将博大精深的中华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近年来,学校全面深化与世界各地在陶瓷教育领域的互鉴互容互通,作为牵头单位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国际陶艺学会共同打造了“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主办陶瓷工程、陶瓷艺术、陶瓷文化、陶瓷教育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坛)20余场次。学校成功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培养基地,入选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与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人才,先后培养了来自各大洲近60个国家的3000余名留学生。
办学声誉:学校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行业背景深厚、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主动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千年瓷都—景德镇基地办学优势,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具有“专业基础厚、品质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陶瓷界,学校被誉为“陶瓷黄埔”——在全国各大产瓷区,到处都有学校的毕业生,并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家、科技领军人物,创造了科达、箭牌、金意陶、简一、欧神诺、道氏等一大批中国著名品牌,为中国陶瓷产业创新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在中国艺术界,学校享有“陶院现象”美誉——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培养的艺术类毕业生人才辈出、成果显著,一大批已成为我国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重点美术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追梦,砥砺前行。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陶瓷大学服务陶瓷”,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全力聚焦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实施“五大高地”战略行动,朝着建设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陶瓷大学迈进!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景德镇学院哪个好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景德镇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2年和1977年。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景德镇学院隶属关系是江西省教育厅。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在北京,景德镇学院是在江西。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公办,景德镇学院是公办。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本科,景德镇学院是本科。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211,985,景德镇学院是非21
一、北京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哪个好1、北京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898年和1910年。2、北京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景德镇陶瓷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3、北京大学是在北京,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在江西。4、北京大学是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公办。5、北京大学是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本科。6、北京大学是211,985,景德镇陶瓷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北京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近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哪个好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2年和2001年。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教育厅。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在北京,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是在江西。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公办,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是民办。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本科,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是本科。6、北京
一、天津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哪个好1、天津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895年和1910年。2、天津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景德镇陶瓷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3、天津大学是在天津,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在江西。4、天津大学是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公办。5、天津大学是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本科。6、天津大学是211,985,景德镇陶瓷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天津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近
一、北京理工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哪个好1、北京理工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0年和1910年。2、北京理工大学隶属关系是工业与信息化部,景德镇陶瓷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3、北京理工大学是在北京,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在江西。4、北京理工大学是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公办。5、北京理工大学是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本科。6、北京理工大学是211,985,景德镇陶瓷大学是非211非9
一、北京师范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哪个好1、北京师范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02年和1910年。2、北京师范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景德镇陶瓷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3、北京师范大学是在北京,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在江西。4、北京师范大学是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公办。5、北京师范大学是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本科。6、北京师范大学是211,985,景德镇陶瓷大学是非211非985。二
一、东北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哪个好1、东北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23年和1910年。2、东北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景德镇陶瓷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3、东北大学是在辽宁,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在江西。4、东北大学是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公办。5、东北大学是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本科。6、东北大学是211,985,景德镇陶瓷大学是非211非985。二、东北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近
一、吉林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哪个好1、吉林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46年和1910年。2、吉林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景德镇陶瓷大学隶属关系是江西省。3、吉林大学是在吉林,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在江西。4、吉林大学是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公办。5、吉林大学是本科,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本科。6、吉林大学是211,985,景德镇陶瓷大学是非211非985。二、吉林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大学近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