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2024-08-25 16:43:18 | 招生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6010403隶属于:江西省教育厅
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

南昌大学在刚大一时,是无法直接转专业的,南昌学校允许在校学生在一定原则下选择专业,学生入校一年后,按照“自主选择、统一考核、按比例择优录取”的原则,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选择转专业一次。

申请选择专业的学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1、学校本科(一本)在校已注册、缴费学生;

2、遵纪守法,无纪律处分;

3、已修课程考核均合格。

4、理工科类、按理科招收的文科类学生可选择全校各专业;文科类学生限选文科专业;按文理兼收招生的专业可互选;艺术类、体育类学生,只能在原专业类转专业。

南昌大学的基本介绍的扩展:

南昌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江西主节点单位,是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全国汉语水平HSK网考先进考点。

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大学转专业难不难?

学校每年春季学期为一年级学生组织一次统一转专业(类)工作,统一转专业(类)时各学院原则上不得因为成绩原因拒绝学生的转出申请。

高考为理工类学生可选择全校所有非艺术体育类专业(类);高考为文史类学生限选招收文史类或文理兼招类专业(类);艺术类、体育类学生,只能在原专业大类内转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可选择体育类专业;按选考科目分类招生的学生原则上应在相应选考科目范围内转专业(类)。

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类)学生外,其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申请转专业(类)。转专业(类)学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仍以入学之日起计算。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并经转出和转入专业(类)所在学院同意,报教务处审核后,可转专业(类):

(一)学生入学后发现有不能在本专业(类)学习的疾病或者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院诊断证明属实,但尚能在拟转入专业(类)学习的;

(二)学生确有特殊困难,不转专业(类)无法继续学习的; 招生网

(三)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或语言等学科有明显专长的,可以申请转入与该生特长相关的专业(类),具体专业(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等;

(四)实验班学生如不符合继续留在实验班学习要求的,一般应转回该生进入实验班前所学的专业(类),或转入与其在实验班所学课程匹配度较高的专业;

(五)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类)的。

南昌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本部有教职工4454人(其中专任教师2639人,正副教授150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7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项目入选者5人;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3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国家科技部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

以上内容参考 南昌大学官网-南昌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类)实施办法

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大学转专业大一的要求!!!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南昌大学转专业大一的要求!!!的相关内容。

南昌大学在刚大一时,是无法直接转专业的,南昌学校允许在校学生在一定原则下选择专业,学生入校一年后,按照“自主选择、统一考核、按比例择优录取”的原则,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选择转专业一次。申请选择专业的学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1、学校本科(一本)在校已注册、缴费学生;

2、遵纪守法,无纪律处分;

3、已修课程考核均合格。

扩展资料:

理工科类、按理科招收的文科类学生可选择全校各专业;文科类学生限选文科专业;按文理兼收招生的专业可互选;艺术类、体育类学生,只能在原专业类内转专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

1、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学生;

2、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

参考资料来源: 南昌大学——转专业实施办法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昌大学可以转专业吗?”相关推荐
南昌航空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航空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绿化率人口占地面积 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多人,拥有教学、科研设备2300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1.80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60.8多万册,电子图书64多万册,中外文期刊2500多种,建立了国内外电子文献资料数据库20个。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2.4万平方米,体育

2024-07-03 17:08:22
南昌大学绩点2.8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大学绩点2.8可以转专业吗

南昌大学绩点2.8可以转专业吗 绩点2.8转专业难度有点大。 大一你所学的所有课程,无论是不是专业课,都不能有挂科记录,转专业成绩择优录取,要是你想转的专业要的人比报的人少,那就按成绩录取,要是你转的专业要得人比报的人多,那就考试及格就行,不过热门专业报的人一般多,后面那种情况很少出现。跟高考一个道理。好像根据招生情况每年哪个专业要多少人都不一定,不过考试前都能知道,而且,在南昌大学只有这

2024-08-26 19:35:56
云南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云南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云南大学转专业政策 云南大学转专业政策具体如下: (一)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特长的;这种情况一般要求你大一第一学期绩点高,成绩好。学校会有转专业机会,需要面试。 (二)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确认,不能在原专业学 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学习的。 (三)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法

2024-08-26 03:41:58
河南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河南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河南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在河南大学转专业,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以下是关于在河南大学转专业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了解转专业政策:首先,你需要了解河南大学的转专业政策。这些政策通常会在学校的官方网站或者教务处网站上公布。你可以查阅相关政策文件,了解转专业的条件、时间、流程等具体要求。 符合转专业条件:在申请转专业之前,你需要确保自己符合学校规定的转专业条件。一般来说,转专业条件可能包括

2024-08-26 17:06:49
湖南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湖南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湖南农业大学转专业政策2023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 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念迹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充足的理由包括: 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 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

2024-09-01 05:30:28
南华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华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南华大学转专业问题 本人南华大学研究生,大学转专业肯定是有所限制的。因各个专业分数线不一样,比如南华大学医学院的分数就比工学院的高很多。但你要是的确不适合原本选的专业的话,成绩优秀者还是可以转的。每年转的人毕竟是少数,大概多少人可以转无法回答。 南华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 南华大学(UniversityofSouthChina)位于湖南省

2024-08-20 15:57:44
南昌大学护理学转专业难吗?
南昌大学护理学转专业难吗?

南昌大学护理学转专业难吗? 南昌大学护理学可以转的专业主要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营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具体可转的专业还需根据学校当年的政策和规定来决定。 转换专业需要学生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比如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应新专业的学习。同时,还需要了解新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和就业前景等因素,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举个例子,如果一名护理学专业

2024-09-03 16:07:44
南邮可以转专业吗?
南邮可以转专业吗?

南邮可以转专业吗? 南邮可以转专业,一般大一下学期的时候进行,转专业需要成绩在本专业前10%,具体可以询问下辅导员。 南京邮电大学(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南邮”(NJUPT),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科建设

2024-08-29 22: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