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07:34:28 | 招生网
苏州大学世界史专业考研分享?
关于择校原因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念头是求稳,有学上就行。所以我最先想报考的是安师大,因为离家近,而且难度不大。但我心里又有着不甘心,想报个211(原先的念头想求稳,但总感觉还是不甘心),在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院校对比,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苏大,这一次,选择了它,结果如何,我,绝不后悔。
其实,最终选择苏大,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咱们苏大被称为“中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这可不是吹的,所以我想去苏大看看;其次,苏大的地理位置更不用说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的意思,你懂得。其三(很重要),关于学科历史专业,大多数人报考的是师范类专业,尤其是教育部直属的那几所,(实力强,又是211),谁都想报,但看那几所学校每年的报考率,好家伙,直接就是劝退型,吓得我真不敢报。而苏大呢,学科历史专业,每年报考的人数相对于211类师范学校来说,真的好很多,而且往年的录取率还挺高的,因为xxxx年报考人数在150左右,最终录取30 ,这将近5:1的概率不高吗?加上专业课二复习的书本只有两本,真的不多,而且在大学时或多会少都接触过。所以,感觉会轻松一点。最后,是离家也不远啦。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挣扎后,我最终选择了苏大。
在漫长的考研阶段,我所深信的六字真言就是:“选择、努力、坚定”有人说努力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没有一个好的方向,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好一个正确的方向才是第一要义。
我首先咨询了一下我的学长学姐。上届我们系的考研情况不是特别乐观,因为现在有一个大趋势,就是各高校自主命题改为历史学统考。他们考研的时候,目标院校之前是自主命题,但到了9月份考试大纲出来之后,就改为了历史学统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复习内容增加了一半,这是好多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我觉得还是求稳比较好,所以我就从历史学统考院校中来选择目标。这里就不得不感谢一下我的本科导师,此人特别有才,课堂氛围十分生动活泼,学生距离比较近,因为他我喜欢上了世界史。在他的推荐下,我选择了郑州大学,因为郑州大学不歧视本科出身,招生人数多,而且没有推免名额,也是河南的最高学府,唯一的双一流高校。xxxx年苏州大学世界史专业招生人数为50人,录取人数14人,报录比基本上在为3:1,十分的良心,我觉得经过我的努力,但还是有可能的。
在确定了目标院校之后,接下来就是努力接近这个目标,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
关于英语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法和词的学习。也是我觉得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以听一听田静的语法和朱伟的恋恋有词,田静讲课生动有趣,朱伟的恋恋有词穿插了词根词缀记忆法。而单词的记忆就是重中之重,我在复习前期喜欢用扇贝词典来记单词,因为它里面有很多跟词缀的记忆法。到后期我单词过完一遍之后,我开始用百词斩来过单词,每天给自己制定单词的背诵计划,我一天背200个,每天坚持,循环往复,从未间断,我也是我英语取得高分的秘密。在语法和单词过完一遍之后,就可以了解一下英语的题型,考试主要分为阅读,翻译和写作三大部分。阅读建议听唐迟的课、翻译唐静老师的课讲的不错,写作我听的是潘赟的网课,然后自己总结写作模板。(注意:这些名师的课主要是学习做题方法,而不是听他们讲段子,倍速播放的时候,果断倍速。)我觉得听课和做题是相辅相成的事情不能割裂开来,光听不练假把式,重要的是把学习的用于实践。关于做题:我把2005—2018年的考研英语题做了一遍,在做题当中运用方法并总结自己的套路,而2019—2020两年的题我留下来,再冲刺阶段做全真模拟。
关于政治
对于小白来说对于肖秀荣可能略有耳闻,而对于考研过来人来说,肖秀荣让“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传为佳话。对于政治学习不必太着急,10月开始一点都不晚,因为过早的背诵,政治容易遗忘,而且政治学习又是一门玄学,不仅要掌握马原,毛中特的基本原理,还要结合时政。肖秀荣全套把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结合的十分完美,新人可能不太喜欢听肖秀荣的网课,但是他的教材却是王道。大家可以听着徐涛的课配合肖秀荣的教材,把基础知识通通过一遍,肖秀荣1000题要跟着基础知识一章一章的过,到11、12月份,肖八肖四出来把肖四肖八的选择题吃透,肖四肖八的大题,尤其是肖四一定要全部背诵。在冲刺阶段也可以在网上搜索各机构名师的考研政治押题,尤其是时政题,去年就押中了好几道。总之,记住这个人的名字——肖秀荣!
补充:大家到了最后阶段,一定要进行全真模拟。可以空出一两天时间,找个空教室,按考研科目的时间掐来模拟考场环境。全真模拟十分重要,不要让把握不好时间,做不完题,成为你考研的一大遗憾!
首先说专业课
作为中国人,对中国的历史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世界史相对要薄弱一点。因为世界史在高中阶段接触的比较少,所以我除了买吴齐六卷本之外,还看了朱寰的《世界上古中古史》。对于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较弱的同学来说,强烈建议再看一看上侯的《中国古代史教程》。
在看书的时候,我觉得要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在初读这些教材的时候,可以买一支多色圆珠笔。在看的时候,把一些关键的名词解释,著名的人物地点都用这些笔标记出来,方便自己之后做笔记。在这里不要问我看几遍教材,多多益善,我之前就说过回归教材!
我当时的目标是在8月份之前教材我最少要过五遍。事实是,我看了不止五遍,甚至有七遍、八遍。甚至10月份我还在看书,整理笔记。前三遍可以不做笔记只读一个大概,这是开始熟悉史实的过程。之后的4—5遍要开始整理笔记了,整理历史的横向和纵向的框架,这是把书读薄的阶段。最后的几遍,就是在框架的基础上把书读厚。把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加以掌握,既深化了框架,又扩大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应付选择题。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可以做电子笔记,我不太喜欢用纸来做笔记,因为手写效率慢,而且纸质笔记也容易丢失和破损,电子笔记传阅和储存方便高效。
到了12月冲刺阶段,我们的复习策略又要有所改变。冲刺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重点,因为到了冲刺阶段知识储备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在短时间内掌握重难点,复习自己已学过的知识。在复习背诵过程中,可以用默写的方式进行。切记不要大篇幅的一字一句背诵,这样只能感动自己,对于论述题可以用默写分论点的方法进行,其它论据(就是各种名词解释的罗列)在之前读教材、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早已了然于心。而材料分析题说白了就是小论述题,方法与上述相同。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
专业课的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上)》,晁福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国古代史(下)》,宁欣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国近代史》,郑师渠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当代史(1949-2007)》,郭大钧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这些书如果大家找不到,建议去网上找考上的人买。我考的世界史,不过辽大这几个专业都是626。专业课的复习,大家一看就知道书太多,所以如果定了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一定要提前复习。三月份左右是最合适的,前期就是把所有的书本都看一遍,还有学长学姐总结的那些资料。三月份到五月份是看这些资料最好的时间,因为从5月到6月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期末考试,放了暑假就是最好的弯道超车,这段时间我把这些书从头到尾都看了一遍又进行自己总结的框架,还把考研真题做了,总结列出了一个表。对真题进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一般把考过的题都划掉或者简单的复习,因为我觉得书那么多,应该更偏向于出没出过。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暑假之后应该对这些有了大体了解,反复研究一下真题进行总结之后,就是背诵了最后两个月,最好每天花上五六个小时背背专业课,因为我们这个专业也知道不像其他人会考数学,数学挺浪费时间的,要把学数学的时间都放在专业课上。
专业课二
中学历史教学法
史学概论
大学有学过这俩门,但是版本不一样,所以我还是把他当做新书来看。这俩本书,我是一边看一遍做笔记的,尤其是史学概论,近年来所占比值越来越大。所以更要看的仔细。对于这俩门课,我感觉还是要以书本为主。其中它的名词解释部分几乎可以看出规律来。要是觉得书本内容太多,自己实在是理不清头绪的也可以考虑报个班,跟着老师学会轻松一点,像xxx就可以,他们主要是一对一辅导,针对性强,也不用担心像xxx那样跟不上进度。
三、复试
苏大的复试是在是在五月下旬进行的,以网络复试形式进行的。过国家线58人全部进入复试,最终录取了39人。
复试书就一本书,不多,但准备的还是要充足些。面试没有自我介绍,先是英语考察,共两个问题。(很简单,别紧张可以听得懂)接着是专业课考察采用抽题的方式进行,很庆幸,专业课的题目在书中看过,之前也学过,老师不会太为难你的。综合考察的涉及的就有点多,也不难。
复试说给大家最大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多读书!这里说的多读书,是指的是自己报考领域、以及大牛的相关论文和著作。复试基本上从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就开始准备了,但是如果这些书在初试之后才开始看,这一两个月是根本看不完的,所以功夫要下到平时。当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在一两个月之内可以大概的浏览一下名家著作主要观点,复试的时候是一定会问的,他可能会问,你读过什么书,其中某些书的观点是什么?这些内容一定要说对,否则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其次要了解一下相关领域的期刊杂志,期刊杂志的阅读量代表了你本科阶段的科研基础,老师可能会问,你读过哪些期刊?最后,也要关注一下你报考专业的相关动态、最新科研成果,有时也会和时政结合起来提问。
考研路是漫长的,但并不孤独,因为大家都陪着你呢!坚持到最后,你就是最棒哒!!!愿你一战.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苏州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的相关内容。
苏州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很开心今年能上岸苏州大学的应用经济学,今天来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上岸的经验,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学弟学妹们上岸苏大。
一、关于择校
我希望大家从看到这篇文章开始就考虑最后报考的大学究竟是哪所,而不是飘忽不定,对于择校很迷茫,一会这所一会那所。对于苏大,专业研究的方向涉及到很多个方面,很多人会因此感到犹豫,其实这个问题等到后面再考虑,因为考研的几个月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备考心情对效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你不一定要选出一个自己以后研究的专向,你可以留1到2个作为备选,等到后面进了复试在慢慢考虑。
接下来说一下关于强势985和中上流211和中末流211区别,好学校肯定师资力量强但是分数线和难度一直比较高,中末流211分数线忽高忽低存在“捡漏”的可能,在考虑选择强势院校或者中流院校,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于自己考研的想法来,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压力会小很多。
2021年苏州大学统招8人,报考206人数,复试分数线362。
2020年苏州大学统招3人,报考444人数,初试录取最低分数线346分,最高分403分。
2019年苏州大学统招9人,报考410人数,,初试录取最低分数线333分,最高分373分。
二、初试经验:
(1)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 203 日语
3.数学三
4.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2)专业研究方向:
1.区域经济学
2.财政学
3.金融学
4.产业经济学
5.国际贸易学
(3)初试参考书目: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马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上册、下册,西方经济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
(4)复试科目:
1.笔试科目
区域经济学(1方向)(笔试)
财政学(2方向)(笔试)
金融学理论(3方向)(笔试)
产业经济学(4 方向)(笔试)
国际贸易理论(5方向)(笔试)
(5)综合(面试)
(6)复试参考书目:
(7)金融学理论:
1.万解秋:《货币银行学通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乔桂明:国际金融学(第三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1
(8)国际贸易理论:
1、张二震 马野青:国际贸易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招生网
2、冯德连: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3、陈颂 黄洁 卢晨: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
(9)区域经济学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
(10)产业经济学
杨公朴等主编: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财政学
(11)财政学:
《财政学教程(第三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第3版
(12)历年招生情况及复试分数线(单科线不对外公布)
三、备考经验:
1.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我认为是考研科目里性价比最高的一门科目,你并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但是考个70分+是很轻松的,掌握正确的备考方法,事半功倍。
我的备考书籍有: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冲刺背诵指南以及肖秀荣、徐涛的押题卷。
考研政治不用过早开始,暑假开始就可以,基础好的同学八月底、九月初准备都是可以的,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七月就开始准备,后面的时间可以更多的留给数学和专业课。
接下来说说备考的一些方法,看两节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然后做精讲精练和1000题对应的部分,精讲精练这里也可以换成徐涛的书,排版什么的会更加有易读性。
建议八月底九月初把政治全部的内容学完,每天空余时间可以多翻翻自己的错题,以免学完之后全部忘记,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要形成逻辑框架,尤其是哲学部分,尽量分类整理知识点,这些徐涛老师的视频上都会督促你的。
一轮复习结束以后,通过一千题复习知识点,着重看自己错题,十月跟技巧班,干货超级多!老师会从各个方面教授你政治得分技巧,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只要按要求来,轻轻松松拿下考研政治。
冲刺阶段,着重背诵冲刺背诵手册,每天一定要抽空把客观题的知识要点看一遍。起码看三遍吧,只要认真看也不用特别记忆,就能做题的。这个阶段有押题班,有时间的同学跟一下,没有的话把肖秀荣、徐涛的模拟卷选择题全部做一下,肖八只做选择就可以,肖四选择大题都做,大题主要是知道答什么原理,不要临近考试了还不会分析原理,不过你只要好好复习,这个不是问题。
2.英语:
考研英语跟四六级不同,没有听力也没有口语,对于阅读的考察方式也不太一样,所以四六级没有考好的同学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剩下的时间里,你完全可以将英语提高很多的。
推荐书籍:张剑黄皮书。我知道市面上有很多书,也有很多模拟卷,但是我要提醒大家,模拟卷的质量远远赶不上真题的质量,把真题吃透比什么都强。
单词方面,每天都要固定时间背单词,哪一天也不要忘掉,你可以选择APP或者单词书背单词,APP的好处是会根据你的复习进度自动安排复习计划,缺点是电子设备会分散你的注意力,纸质单词书可以更投入地背单词,但是你要自己安排复习计划,否则会忘得很快,我个人比较懒,用的是软件。
接下来我将按题型分类介绍经验。阅读方面,每天都要保证两篇阅读,做完后看答案分析错误原因并将错误原因归类整理,可以打印表格记录,最后跟原文对照看翻译,没有必要手译。第一遍结束如果还是错很多,可以看一下阅读技巧课,这里推荐唐迟和陈仲凯老师。
完形填空方面,完形填空是一定要看技巧课的,看宋逸轩老师的课,可以保证六、七分这样,如果你英语基础不错九分、十分也是有可能的。
新题型方面,我没有特别推荐的老师,学弟学妹们可以多搜一下上岸学长学姐的笔记,我感觉总结的技巧很实用。
翻译方面,其实江苏地区的翻译平均分非常低,比起完形填空,我更建议没有时间放弃翻译,这部分要求很高,平时对照原文看一下翻译,长难句理解没困难就行。
作文方面,我不推荐任何现成的模板,我更推荐大家跟着一个老师形成自己的模板,这样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题材,下笔都不难,不推荐背诵王江涛作文书,一开始我也试着按他要求来,每天背诵作文,但是这样效率很低,占用背诵专业课的时间,极其不推荐!
3.数学:
数学想必是令很多同学头疼的一门课,数学确实是需要大家花费时间的一门,但是以前基础不好的同学也不要害怕,我见过许许多多大学本科期间挂科,但是考研期间一步一个脚印,最后140分+的,数学只要踏踏实实跟紧老师,掌握固定的答题模式,120分+不是问题。
备考书籍:武忠祥、李永乐的配套讲义,李永乐、李正元复习全书,李林全套,李永乐、张宇真题,模拟卷李林、李永乐、李正元、合工大。
先说说高数部分,基础阶段听杨超,强化听武忠祥,后期杨超老师有一个刷题班想要得高分的同学建议听一下,质量很高,武忠祥老师后期有一个专题课,跟强化课的很多内容相似,如果强化课掌握的很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那么可以不听这个课。
线代只需要听李永乐老师,无可替代的一位。
概率论这里我也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老师,方浩老师的卷积公式真的讲的很好,只不过他有很多地方会犯错,会迷糊而且很多人反映不适合基础不好的学生,很多人跟了余丙森,大家也可以试试。
4.专业课:
推荐书籍: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伯南克《宏观经济学》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
我本科是经济学专业,学过相关课程因此书本我只看了两边,第一遍一初次接触这本书的态度通读并划重点,第二遍只看重点,在对全部参考书有了了解后看视频,讲义上有很多经典例题,对于经济学的经典题目一定要弄懂,重点就那么多,只要你掌握了就能搞定大部分的分值,题目要做两三遍才能举一反三。
807的真题也是非常难找,我找了一些师兄师姐询问,又在网上大面积撒网地找,最后报了新祥旭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为的就是减少忙目复习,节省自己的时间。据说苏大出题的都是当年的青年教师,所以隔两年换一个风格,不同的人出题风格也不一样,我看真题的时候发现的确是这样,有时候全是论述简答,有时候很多计算,近两年又是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这种非常规整的格式,所以近两年的真题很重要要好好研读,可以发现类似的影子之前的更多就是让你练手,你会发现苏大出题的重点可以归纳,并不会让你漫无目的的学。我当时还觉得真题少,自己买了本名校真题大全解,包含了清北人央财对外经贸南开等等的,现在发现没什么用,你只要掌握好苏大的真题就行了,出题不会偏,也不想人大那样抓细节,所以大家不要担心,踏踏实实掌握好书本的知识即可。
首先是微观经济学,它是经济学当中的基石,复习好微观,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快速推进。
参考书方面,应该先从高鸿业的版本看起,这可是今年一位专业课高分同仁推荐的哦,这本书会帮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你会感觉不难。
接下来就是马工程《西方经济学》,苏大规定的参考教材是一定要仔细研读的,大部分题都从这个上面出,不太可能会超纲,该教材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有更多的案例便于理解。
参考教材的研读是必须的,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早早开始,一句老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是绝对没错的,我今年考研专业课132,就是书读了4、5遍的结果。
苏大有些年也会出一些超纲的题,据我查阅,是高级微观与高级宏观的东西,因此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能看看高级微观和高级宏观的就去扫两遍,这样出了超纲的题也不至于眼生,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就麻烦了。不过,依我来看,对于高微、高宏的东西,大家也不用太过害怕,研究生考试毕竟不会过分拔高,只要你前面基础扎实,有些东西尽可以自己推得出来的。
四、复试准备经验:
我虽然对自己的初试成绩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初试成绩一天不出来就一天不想复习复试内容,说到底就是懒吧。我是得知初试成绩395分+之后的第四天吧才开始准备复试的,这个成绩确实让我开心了好几天。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复试,得体的衣服还是要准备的,可惜今年还是线上复试,自己精心准备的衣服也没有太大用处。苏大复试是有指定的参考书的,一定要好好看,我在复试的时候就被问了好几道专业课问题,不管有多难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冷场。自我介绍最好既准备中文的自我介绍又准备英文的自我介绍,你也不确定究竟是让你用哪种方式自我介绍。
五、结语
其实在决定考苏大的时候周围很多朋友都劝我换一个更加稳妥的学校,但是我很欣慰的是不管在什么时候我的父母和我闺蜜都没有劝过我,他们一直无条件的支持我,大概是他们都知道苏大对我的意义,知道读研对我的意义,所以即使在我最艰难最焦虑的时候我唯一不曾变过的就是考上苏大这个目标,我相信“越努力就越幸运”,你也一定能收到苏大的拟录取通知的。
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个人介绍 本人以总分387分成功上岸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政治70,英语(一)71,数学(三)111,经济学基础135。 二、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原因 首先,来谈谈华中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的考研报录比情况吧。其实这个可以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这个官网里面找到,首页里面有一个模块是“硕士招生报录比查询”,点击该处,就可以查得华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 考研算是一个漫漫长路了,对于古代文学考研来说,除了中文系会报考,还会有许多感兴趣的人报考,毕竟它没有数学。作为一个热爱古代文学,初试分数通过学校复试线的我,决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血的教训分享出来。大家一起加油啊,我们可以的!(虽然我报考的湖南师范大学,但文学史复习的很多方法可以通用!) 一、个人情况: 本科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一战上岸本校的古代文学
浙江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浙江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自我介绍下,本科武大,跨专业考研浙江大学经济学,19考研总分393,专业课126,下面具体分享一下各科的考研经验。 一、关于择校 浙江大学(Zhejiang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九
有关北京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系的问题 我是园林专业的,也是北京考生,08年的。风园也是我们院的,跟园林水平基本一样。 1.一般风园分数会比一本线高40-80分不等,按你的情况应该有希望,但还要看今年具体的一本线。 2.第一志愿分数不够的话,那就是调剂了,所以报志愿要按你的喜好来报。不过要是有关系的话可以动动,应该会有用的。实在不行的话,如果大一成绩不错的话,第二年可以转专业的。 3.
关于会计专业考法硕...我有几个问题要问 1、法硕没学过,不过要是记性好,个人理解能力强,自觉什么都不是问题。 2、你虽然学得的会计专业,可不知你有没有实践经验,会计的专业性很强,如果没有实践经验,做兼职不太实际。 3、这个问题你要去有关学校问一下。 4、法硕不太清楚,注册会计师我是知道的,不太好考,要大量做题,熟练掌握各知识点,融会贯通,不然过不了。 5、个人认为学会计和学法律都有好
同济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分数线 同济大学信息大类2023年录取分数线/位次:上海,580+海南,780/414新疆,588/432宁夏,570/446黑龙江,625/578吉林,630/616辽宁,659/689内蒙,618/700重庆,646/764山西,628/795甘肃,597/852云南,661/869陕西,646/896广西,640/897天津,690/1000前福建,649/103
四川大学遗传学考研经验? 四川大学遗传学考研经验? 个人介绍:21考研党,本科普通二本,四川大学上岸,遗传学专业,总分416,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历,希望能帮到大家! 目录: 一、专业课备考经验 二、英语80+复习规划 三、政治复习建议 四、最后的总结 接下来给大家细细说一下自己的备考小经验: 一、专业课备考经验 (一)专业课书籍(根据自己院校的要求)
重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重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如下: 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学校:普通的二本 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志愿:重庆大学古代文学专业 初试成绩:如下图 重庆大学 选择考研的原因: 考研在近几年可以说是一个大热潮,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考研都是为了就业,现在社会对于学历要求高,本科学历并不是很吃香,因此,学生就要冲击更高学历,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3-24 06:16:23
2024-06-19 09: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