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 15:05:26 | 招生网
江苏本科二批次录取线不同院校分数不一样,以下是部分院校录取线:
1、文科
常州工学院:308分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342分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327分
南京体育学院(按民办机制招生收费):320分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338分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339分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327分
三江学院:330分
无锡太湖学院:322分
黄山学院:340分
山东财经大学:348分
烟台大学:343分
天津师范大学:361分
天津农学院:336分
山西中医药大学:318分
2、理科
徐州工程学院:359分
泰州学院:368分
徐州医科大学:348分
江苏海洋大学:342分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通市如东县):335分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扬州市广陵区320分,宿迁市宿豫区325分,宿迁市泗洪县329分
江苏理工学院:320分
常熟理工学院:316分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345分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332分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329分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330分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332分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333分
扩展资料
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二批录取工作21日开始:
8月20日晚,江苏省2020年文科类、理科类第二批本科院校正式投档。今年本二批次院校数量多,招生计划量大,725所院校共计划招生95527人,其中文科类招生计划28019人,理科类招生计划67508人。
8月21日开始,江苏省将进行文理类本二批次平行院校志愿的录取工作。省教育考试院将陆续发布录取结果,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江苏招生考试”微信公众号或江苏招考APP及时查询。8月23日,省教育考试院将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和人数。8月24日9:00-15:00,未被录取且符合填报条件的考生可自行上网填报本批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参考资料来源: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文科)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二批征求平行志愿投档线(理科)
志愿一般填4个或者6个志愿比较好。
高考可以填报4个或者6个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们可以看到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空填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报六个专业。考生们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志愿学校的第一志愿都是最重要,但是如果你没有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招生院校就会从你填报的其他专业中考虑,所以,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可以把专业志愿都填满。
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还有是否愿意调剂等选项。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
1、高考志愿填报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生不论有目标院校和专业,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毕竟填写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自己的分数和身体等各种其他条件不符合就会出现被滑档或者退档的情况。
2、合理运用“冲稳保”: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3、以分数优先:高考总成绩才是决定你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因素,毕竟分数达不到院校要求,就只能面对滑档的情况。
4、以专业优先:很多考生在高三就有了自己的兴趣专业,这个时候只要分数符合条件的话是完全可以将该专业和院校放在第一志愿,毕竟有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的源泉。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志愿能填报几所学校的相关内容。
志愿能填报4—6所学校。
一、高考志愿每个批次的填报: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四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二、填报院校志愿后,也要填报专业: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每个学校后面都有6个空填的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当然,如果你想读的专业填不够6个,你可以愿意填几个就填几个。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第一个专业志愿的填报,这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你没有被第一个专业志愿录取,则会从剩下的5个专业中考虑录取。所以,如果是为了增加录取的机会,还是把6个志愿都填报了。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考生是要选学校还是要选专业 招生网
一到考虑志愿填报的时候,学生和家长都会头疼。原因是可供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实在太多,究竟是选择以学校为主还是以专业为主,家长和考生都会拿不定主意。其实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有参考标准的,那就是根据成绩来定。
2、身体是否健康
考生的体检须在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含)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作出的体检结论无效。
3、家庭经济情况怎样
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的考生,可以选择中外合作的大学及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一般录取分数会相对较低,专业实力是很强的,除了高收费,其他方面都很不错。
对于家境比较困难的考生,可以选择读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国防生、师范专业。这些院校和专业基本不会给家庭造成太大的负担。
4、平时成绩有多少分
家长可以根据考生的调考成绩,来进行模拟的志愿填报,经过几次模拟以后,家长的心中就会有底了。这样就不会等到考生出分的那几天来想办法,而是能有的放矢地为考生填报适合的高校和专业。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苏本科二批次录取线 志愿一般填几个比较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高考志愿最多可以填几个? 不同省市安排不同,不同批次可填志的愿院校也不同,这里以上海为例: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志愿一般填几个比较好 志愿一般填4个或者6个志愿比较好。 高考可以填报4个或者6个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志愿一般填几个比较好 志愿一般填4个或者6个志愿比较好。 高考可以填报4个或者6个志愿。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表后边的定向就业(二批本科)可不可以不填? 可以不用填,这个是选填项。 考生志愿是考生本人升学意愿的真实表达,是投档及录取的重要依据。志愿一定要由考生本人填报,考生须对其所填报的志愿内容和填报操作负全责。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成绩位次、招生政策、院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考生主要通过阅读招生计划和院校招生章程来了解招生的人数,专业设置和要求,
本科普通批有几个批次的志愿 本科普通批有几个批次的志愿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科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截至2017年11月20日,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江苏、山东、福建、
本科一批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本科一批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1、山西省 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志愿数8个、专业数6个; 高职专科批:志愿数9个、专业数6个。 2 、河南 本科一批: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本科二批: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3、黑龙江 本科
本科一批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本科一批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1、山西省 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志愿数8个、专业数6个; 高职专科批:志愿数9个、专业数6个。 2 、河南 本科一批: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本科二批: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3、黑龙江 本科
高考本科一批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本科一批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1、山西省 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志愿数8个、专业数6个; 高职专科批:志愿数9个、专业数6个。 2 、河南 本科一批: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本科二批: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专科批:可填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5个专业。 3、黑龙江 本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3-24 06:16:23
2024-06-19 09: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