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招生网小编整理了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军校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军校](/draw/thumb/172608/60f12522089d0318d029512b20e31454.png)
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军校
根据往年录取分数,可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武警指挥学院等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承担海军水面舰艇生长指挥军官和测绘、海洋类生长技术军官本科教育,水面舰艇现职军官初级培训,水面舰艇和海军政治工作现职军官辅助培训,研究生教育,新装备培训及外国军事留学生教育任务,是中国国际海道测量师A.B级授权认证培训单位和国际海图制图师A级授权认证培训单位、世界“双A级”培训单位,是全军“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和研究生教育重点建设院校。
招生网
学院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老虎滩畔,有7个本科专业和多个现职军官培(轮)训专业,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包含4个授予方向);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特聘院士5名。
![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军校](/draw/image/172608/3dad7f595694212a24eb837b86f253c2.png)
考上军校做条付写什么好?
基本含义
编辑
(1)教育和培养军官的军事院校(包括武警类院校);军校里的大学生即称国防生,也称军校学员。
黄埔军校
(2) 学生们将穿军服,军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指挥与技术型人才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世界上比较有名的例如西点军校,从那里走出了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名人。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是国防大学,该校着重培养部队高级将领。从这里走出去的高级指挥官们,将是未来战争的引领与最高指挥者。很著名的还有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
信息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军校每年从部队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军人待遇,在校期间一切学习生活费用由国家支付。着军装,佩带学员准尉肩章。专科三年毕业后一般级别为正排授少尉军衔,本科四年毕业后为副连级别授中尉军衔。顺利毕业后将获得学士学位,工作由学校根据专业和各大军区需要分配,去向为全军范围。
(3) 军校不分一本,二本之类的,军校提前录取各地考生,分数线基本都在一本分数线以上。[2]
世界名校
编辑
西点军校
著名校友: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雷等。
学校概况
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又称西点军校(West Point),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军事学院,曾经也是陆军的军事堡垒。该校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故又被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占地1万6千英亩(约6千5[2] 百公亩)。 从该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科学学士学位,军衔是陆军少尉。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
学院的运动队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哈德森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已经被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运动队称为“军队”(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
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Duty,Honor,Country)。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历史沿革
乔治·华盛顿选中西点为堡垒建筑点,因为这是一个对于整个美洲都很重要的战略地点。西点在哈德逊河“S”弯之中,占据之人可以控制所有河运。1778年,萨丢斯·科什乌兹科(Thaddeus Kosciuszko)设计了堡垒的外形。美国独立之后,华盛顿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国军校,但是他的国务卿托玛斯·杰弗逊争辩说宪法之内没有给总统创立军校的权力。杰弗逊上任总统之后,在1802年3月16日签署了法律,建立美国军校,同年7月4日西点军校开门。
1817年——1833年,上校西尔维纳斯·萨耶尔(Sylvanus Thayer)担任校长。他将
土木工程设置为学校主要课程,这个期间的毕业生修建了美国大部分最初的铁路线、桥梁、港口和公路。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建立其他工科学校,西点军校的课程开始扩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领域。
一次大战以后, 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进一步增加学术课程。按照现代战争体能的要求,他推进了体育健身和运动节目。“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成为了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军校学生传统的荣誉系统,成为校方正式规则。
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法律,从2529名学生增加到4417名(现已降至4,000名)。
1976年,西点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
1810年和1816年,西点军校没有毕业生;而1861,1917,1918,1922和1943年有两班毕业生。
20世纪中,西点军校课程结构继续扩展和改变,学生可以在十几个领域中选课,除工科,各类理科和文科都有了。
军校名言
超乎常人想象的关怀 是明智;
Offering care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wisdom;
西点军校校徽
超乎常人想象的冒险 是安全;
Taking risk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safe;
超乎常人想象的梦想 是务实;
Dream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ractical;
超乎常人想象的期望 是可能;
Expect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ossible.
英国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著名校友:温斯顿·丘吉尔、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哈罗德·亚历山大等
是英国培养初级军官的一所重点院校,也是世界训练陆军军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它曾与美国西点军校、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军校。
伏龙芝
著名校友:朱可夫、崔可夫、沃罗诺夫等
伏龙芝军事学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генерального штаба вооруженных) 苏联武装力量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在莫斯科。根据列宁指示,奉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18年10月7日命令创办,称工农红军总参学院,旨在从工农中培养具有高等军事文化程度的指挥干部。1918年12月8日举行了建校典礼,会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Я.M斯维尔德洛夫就该院的任务发表了讲话。1921年8月5日,奉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之命易名为工农红军军事学院,附设高级速成班,培训高级指挥人员。此外,以该院为基地,在不同时期还开办过一些高级军政训练班。1925年11月5日,被命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学院先后培养了数万名具有高等军事文化程度的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许多毕业生在苏德战争中成长为统帅和高级军事首长,其中有:苏联元帅И.X.巴格拉米扬、C.C.比留佐夫、Л.A.戈沃罗夫、A.A.格列奇科、A. И.叶廖缅科、Г.K.朱可夫、M.B.扎哈罗夫、И.C.科涅夫、P.Я.马利诺夫斯基、K.A梅列茨科夫、K.K.罗科索夫斯基、B.Д.索科洛夫斯基、Ф.И.托尔布欣、B. И.崔科夫、炮兵主帅H.H.沃罗诺夫、空军主帅A.A诺维科夫等。
伏龙芝军事学院
该院的历史与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和巩固、与苏联人民为争取祖国自由和独立的斗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两位资格最老的布尔什维克B.H.扎列日斯基和Э..H科兹格夫斯基曾是学院首任政治委员。首批学员中有许多人是直接从国内战争前线调来学习的,其中有天才的指挥员П.E.德边科、E.И.科夫秋赫、B.Д.科夫绍夫、И.C.库佳科夫、И.Ф.费季科、B. И.恰帕耶夫(夏伯阳)等人。学院是在复杂的条件下创办的,是在年经的苏维埃共和国与白匪和武装干涉者激烈搏斗、国内形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开始教学的。国内战争时期,经常有大批或单个学员被派往武装斗争最紧张的地方。在欢送学院毕业生和学员奔赴前线的隆重集会上,常有苏维埃共和国著名的党和国务活动家出席。1919年4月19日和6月14日,列宁两次亲临学院,对开赴东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学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临别赠言。列宁一向十分关心学院的活动,经常给以多方面的支持。国内战争时期,有1/3的学员因积极赴前线作战而荣获红旗勋章。党组织在学院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共产党员在教学和军事学术活动中都起了先锋作用。
国内战争结束后,学院列教学、科研和党政工作进行了调整。在完成这项任务中,1924年4月-1925年1月任该院院长的M.B.伏龙芝发挥了直大作用。在他的领导下,健全了学院体制,改革了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废弃了不必要的科目。重视了野外作业,发展了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活跃了军事科学协会和研究生班(1924年1月成立)的活动。随着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炮兵和航空兵的发展,学院面临着为团至军级培养具有广泛知识的话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的任务。为此,成立了摩托化和机械化、空军和战斗训练等教研室。1931年,在战役学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战役学系,培训集团军级至方面军级的指挥、参谋干部。1931-1932学年度,学院不仅招收了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而且接收次了炮兵、坦克兵、航空兵等学员。二战前夕和战争初期,学员和教员人数增加了。当时十分重视研究西班牙战争、哈桑湖地域和哈拉欣河作战以及苏芬战争的经验,提高了野外作业的地位,学员参加实兵演习也更为经常。
苏德战争开始后,学院缩短了学制,同时积极参加建立莫斯科防区。教员们参加了首都民兵部队和歼击队的培训。仅1941年就为作战部队输送军官约3千名,而在整个战争年代共向部队输送了1.1万名训练有素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他们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其中很多人成了苏联英雄,荣获政府崇高奖赏。不少毕业生和教员在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作战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大将И.P.阿帕纳先科和H.Ф.瓦图京,上将M.П.基尔波诺斯,中将M.Г.叶夫列莫夫,工程兵中将Д.M.卡尔贝舍夫等。战后,学院广泛开展了研究和总结战斗经验的活动,并从开始深入研究军事学术中的新问题。
学院的编制(1976)包括:基本系和函授系、战役战术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苏共党史和党政工作教研室、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教研宝、外语教研室,训练部、科研部,各种实验室,伏龙芝科研陈列专修室,以及其他分队。图书馆藏书约200万册。学院优先招收毕业于诸兵种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学校,具有分队指挥的实践经验,在战斗训练和政治素养方面达到了高标准的军官;同时还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培训指挥干部。科教干部的培训和深造,通过面授研究生班和在职参加专业应考的方法实施,应考专业有:合同战术、战役学、司令部勤务、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等。
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军事学术思想的中心之一。有许多著名的苏联军事科学界代表人物在这里工作,他们是:H.E.瓦尔福洛梅耶夫、K.E.韦利奇科、A.И.韦尔霍夫斯基、M.P.加拉克季奥诺夫、A.M.宰翁奇科夫斯基、Г.C.伊谢尔松、Д.M.卡尔贝舍夫、A.K.科利诺夫斯基、B.Φ.诺维茨基、A.A.斯韦钦、M.H.图哈切夫斯基、B.K.特里安达菲格夫等。学院的学者们撰写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著作、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书籍和小册子。30年代开展对大纵深战役新理论的研究,是学院军事科研工作的重要阶段。战役战术教研室和战役系为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起出版了论述苏联军事学术型论和实践各种新问题的学术论文集。苏德战争年代,军事科研工作主要是总结作战经验,以讲义、战例汇编、情况通报和单行本参考材料等形式向学员和部队介绍。战后,出版了《苏德战争合1-6同战术战例(团-师)》(卷)、《苏德战争时期苏军战术的发展(1941-1945)》,以及9种教科书、120种教学参考书。还积极参加了条令和教令的拟制工作,撰写写了210余篇有关战役学和战术学的科研著作。
在军事各领域发生根本变革、新的作战兵器出现、各兵种和专业兵发生质变的时期,对战术和战役学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论证战役战术对新式兵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要求、对教育训练问题、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的研究,成为学院全体科研人员的中心课题。军事学者-教研室领导人、教授和科学博士Г.Ф.比留科夫、B.Я.格兰金、M.M.基里扬、Г.A.洛博夫、B.Я.彼得连科、B.Г.列兹尼琴科、P.Г.西莫尼扬等人在开设新的教学课程和研究现实学术问题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受到了苏联国防部长的通令嘉奖,其中一部还荣获伏龙芝奖金。发行量很大的《战术》一书深受苏军将官和军官们的欢迎。
学院荣获红旗勋章一枚(1922),列宁勋章一枚(1934),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枚(1945),以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勋章。
桑赫斯特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位于伦敦市西48公里处的伦敦路北侧,占地面积3.54平方公里,折合875英亩。学校与19世纪中期的英国皇家参谋学院同址。学院下设军事科技、作战研究和国防事务等科室,由五个分学院组成,即新学院、老学院、胜利学院、施里文汉学院和女官军学院。各个学院的楼群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巧妙地将皇家陆军的历史、传统和战绩以及殖民地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员在其中就能感受到皇家军官的荣誉。最现代化的建筑群是1970年建成的邱吉尔大楼区,包括容纳1200人座位的大厅、维克多利学院的东楼区和桑赫斯特军院的校部办公区,设计师荣获了
建筑学会奖。而老学院因为有战胜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的纪念厅和物品,并用类似于殿堂的参观方式摆放,在所有的楼群显得十分壮观。在新学院楼广场南侧有两座纪念碑。一座是“隆伯格石”纪念碑,这是蒙哥马利元帅在1945年5月接受德国北部的德军投降的珍品,于1958年迁到桑赫斯特;另一座为法国王子英皮里尔的立像,他是被流放的拿破仑三世之子,曾在皇家伍尔维奇军事学校学习,在1879年祖鲁战争中丧生。立像是二战后迁到桑赫斯特校园的。总之,桑赫斯特校园的建筑群及其装饰品、陈列品,犹如一座古今结合的军事博物馆,使一批又一批英国学员从中吸取所需知识与力量。
学院的中央图书馆藏书15万册,另外还有许多油画、礼品等。墙上还专辟学院优等生的名单录。他们均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荣誉剑和其他礼品。
历史
这所老牌的学院可以追溯到1741年4月30日。那一天,经国王乔治二世批准,英国皇家第一所军校在伍尔维奇——双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前身成立了。英军正式训练军官的历史可追溯到250年前,1671年英军开办的短期训练班,多数与军械局相关。1741年4月30日,乔治二世国王签署一份皇家文件,决定建立皇家军事学院,即现代的桑赫斯特军校的前身。当时校址在伍尔维奇,主要为皇家炮兵团培训军官。其后,皇家工程兵、皇家通信兵、皇家装甲兵等自1920年也相继建立了军事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学校关闭。直到1947年,英军将其与皇家军事学院合并,正式改称陆军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并在当年1月3日开学。英军老学院、新学院、维克多利学院三所院校驻在桑赫斯特,直到1970年。在院校集中与合并中,桑赫斯特集中了更多的军官训练机构而成为今天的规模。
中国军校
编辑
类型
我国的军校分为全军院校和军兵种院校两大类。
全军院校是指由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直接管理的院校。对考生来说,选择
黄埔军校
这种院校,在毕业时选择面比较宽,学员将面向全军,包括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或其他陆军在内进行分配。全军院校下面又分综合院校和专业院校两类。综合院校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口径相对于专业院校来说较宽,专业数量相对较多,对考生来说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大。
军兵种院校,主要指各军兵种所属的各类院校,其主要特点是学员一般只在本军兵种范围内进行毕业分配,而不是面向全军。比如,海军院校的毕业学员,一般是到沿海的海军部队工作;空军院校的毕业学员一般到空军部队工作;第二炮兵或陆军其他兵种院校的毕业学员一般也只在本兵种范围内工作。
专业
军校招生时一般分指挥类专业和非指挥类专业。除了这两类专业外,还有一类专业———“合训分流”专业。考生在报考时要注意分清他们的区别。
1.指挥类专业
指挥类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各军兵种培养军事指挥管理人才。
由于该类毕业生将在军队基层军事、政治、后勤指挥军官以及机关工作的岗位上任职,因此对其培养要求也特别高,具有“战时能指挥,平时能管理”的双重能力。军事指挥军官主要包括排长、连长、营长,海军部队的部门长、舰(艇)长等;政治指挥官主要包括连(分)队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大队)政委、舰(艇)教导员或政委等;后勤指挥军官;各种日常和战场保障勤务分队的分队长和指挥军官,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等机关,也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军官的岗位,主要包括各类军事参谋、政治干事、后勤助理员等。
军校的指挥专业对培养对象在文化基础、身体素质、政治素养、个人气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是
黄埔军校
因为军队的初级指挥军官不仅要懂得必要的武器装备的操作和使用,而且要学会如何带兵、如何管理,在有战备需要时,还要善于组织和指挥。所以,军队指挥专业要求考生在具备一般考生条件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如下条件:强健的体魄;适合作为指挥员的良好气质;较强的吃苦精神;热爱军事指挥专业等等。如果你是男生,身强力壮且具备指挥领导才能,那就选择军事院校的指挥专业。这样更能在带兵方面出成绩,更能胜任更高的领导(指挥)工作。
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为例。考生被录取后,经过4年或5年的培训将成为海军初级指挥军官。学员毕业后将分配到海军舰艇部队的初级指挥岗位,第一任职通常为舰艇部门长或分队长。当然,还有一部分学员准备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也将根据其专业分配到相应的指挥岗位。根据海军部队编制构成及其干部成长规格,指挥类军官按初、中、高三级,实行技术指挥、兵种战术指挥、合同战术指挥、战役指挥四层次培训。也就是说,如果干得出色,将有机会到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原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学习兵种战术指挥,然后成为一名副舰长或舰长。进入海军中级指挥岗位前,必须到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深造,学习合同战术指挥。海军高级指挥军官都要到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学习战役指挥。
2.非指挥类专业
专业技术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的非指挥类专业,担负着为部队、军队科研单位、军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其毕业学员主要到部队的各个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需要,一般评任专业技术职务。军队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均有国内先进的教学和技术设备,有很强的师资力量,既能培养从事实际技术工作的操作人员,又能培养高技术人才。
如国防科技大学,该校的非指挥类专业为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该专业又包括了空间工程和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这类专业对学员的文化基础要求都比较高,在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上,经过系统地培养,力求使学员成为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体能健壮、有相当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到部队院校、部队研究单位、作战部队从事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如果你立志于科研事业,那么,你可以选择一些技术院校专业。
3. “合训分流”专业
“合训分流”的全称是“学历教育合训、专业训练分流”。这是1999年全军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后开始的新的初级指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合训分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复合型初级指挥军官。由于这种培养模式还属于一种新的尝试,包括模式、政策、待遇、就业前景等在内,还在不断地完善中。承担“合训”任务的军校还局限于几所综合大学和部分基础较好的综合院校。请考生在报考时多加留意。
报考
1.女生报考的军校及专业
军队的大部分岗位由男生承担,所以军营几乎是男子汉的世界。不过,许多岗位依然需要大量的女生,因此,女兵和女军官往往在绿色的军营中被誉为是“军中贵族”。
军校招收的女生数量相对来说较少,初级指挥专业是不招收女生的,其他的军事院校一般都招收女生。教育部和总政治部在每年下发的招生计划中,都对当年招收女生的院校、专业以及比例或数量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适当的形式告知考生。各招生院校也在自己的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的说明。没有载明招收女生的院校的专业,均不招收女生。因此,女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先了解军校招收女生的院校及专业,要仔细阅读招生章程及其说明,避免填报无效志愿的情况发生。
招收女生的主要院校和主要专业有: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的
测控技术与仪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指挥
自动化工程、自动化、外国语言文学、
公共事业管理等。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郑州)的测绘、电子、无线电、信息研究、计算机、通信、网络、测量工程等。
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京)的气象、电子、计算机、信息、通信、网络、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等。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
哲学、军事
心理学、
新闻学、
图书馆学和
档案学等。
解放军
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的情报、国际关系、
外交学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的军事情报和外国语言文学等。
解放军军事
经济学院(湖北武汉)的军队
财务管理、
会计学专业军队
审计和装备经济管理专业。
第二、三、四军医大学(上海、重庆、陕西西安)的
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药物制剂、
口腔医学和
护理学等。
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北京郊区)的军用光电工程、通信工程和航天测量工程专业。
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挥自动化工程专业。 还有军校部分通信专业招收女生的数量相对较多。
望采纳
![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军校](/draw/image/172608/73f09616e3b02d89e8dffbfe20c7cd72.png)
谁有黄埔军校的考题 就是大革命时期的试题 最好有一期 二期 早一些的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谁有黄埔军校的考题 就是大革命时期的试题 最好有一期 二期 早一些的的相关内容。
“论中国贫弱的原因和挽救之道”。
黄埔军校的招生简章也很快产生,依次如下:
一、本校为养成革命军干部军官,完成国民革命起见,特续招入伍生,施以军事预备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六个月,期满后甄别及格者,升入本校为学生,修习军事学术,一年毕业。
三、投考者须于八月二十五日以前,持二寸半身相片三张,中学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文凭,及党证或各地区党部之介绍书,分赴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本校驻省办事处”,上海“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报名(党证报名时验发还,文凭试毕发还)。
四、投考者之资格如下:
A、年龄: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内。
B、学历: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
C、身体: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枣和、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
D、思想:中国国民党党员,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五、试验之种类:
A、学历试验:按旧制中学修了之程度出题,求笔记之答案。
B、身体试验:准陆军体格检查之规定,分身长、肺量、体重、目力、听力等项。
C、性格试验:用口试法,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
六、在广州投考者,无论从何地来试,录取与否,均不发给川资,在上海、开封取录者,则给与川资来粤。
七、入队后,服装、书籍、食费、零用,概由本校供给。
八、本简章之外,关于试验手续、课目调制、成绩等,另有细则。
在考试试验种类中,不同于以往军校考试的是除了学历试验、身体试验外,还增加了一项性格试验,其考试方法为口试法,目的在于观察考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由此可见,黄埔军校入学考试不同于其他军校的是极大地加强了对于考生思想的控制,用三民主义理论控制考生,使考生成为三民主义的信徒,进而加入中国国民党。此外,另一方面,为了最大限度招揽人才,黄埔军校还针对全国各地制定了招生计划,按照省份以及军队分配了招生人数。全国拟定招生324名,其中东三省、热河、察哈尔共50名;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每省12名,共168名;湘、粤、滇、豫、桂五军各15名,共75名;国民党先烈家属20名,尚余11名。另招备取生30名至50名。1924年3月1日,孙中山正式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入学试验委员会委员长,王柏龄、邓演达、彭素民、严重、钱大钧、胡树森、张家瑞、宋荣昌、简作桢为试验委员。经过孙中山批准,1924年3月27日,黄埔军校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举行了第一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作文,要求考生论述中国贫弱的原因和挽救之良策。此外还有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多达1200余人,因考生学术较佳者比较多,所以酌量宽限录取。1924年4月28日发榜,经过严格考试,第1期共录取正取生350人,备取生100余人。
考试科目很全面,包括国文、三民主义、算术、典范令、实兵指挥(单人教练、班教练)、身体检查六项。如果要参加无线电招生考试,也必须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才有资格。实验科目包括听力、物理、数学、英文四项。随着黄埔军校招生的日益增多,招生考试的种类也逐渐变化。此后的黄埔军校高级班考试分为保送试验与入学试验两种方式。考试科目包括战术、兵器、筑城、地形、交通、政治、数学、理化、口述等等。而在《宪兵招考简章》中,则明确要求报考者体格五官端正,无嗜好,身体强壮,前岩裂无暗疾,高小毕业(或与高小有相等之程度)文理通顺,同时要求两名中国国民党党员作为介绍人。
此后的入伍生招生考试组织慧闭更为严密,程序也更加严格。要求广东省投考者,必须到长堤肇庆会馆入伍生部、黄埔军校编译处报名;其他省投考者必须向各省党部报名并由各省党部汇送中央党部,咨送黄埔军校,同时要求各省党部汇送的报考者,必须经过该部执行委员三人以上签名,方为有效。考试科目上,也做到了文理分科,文科生要求参加国文、政治、历史、地理考试;理科生则要求参加算术、代数、几何、物理、
化学考试。即使是身体检查,较之以往也更为科学,考试完毕后必须由军医处统一检验体格,并将体检结果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其中身体强壮而无疾病者为甲等;身体本健壮而有皮肤病,容易医治者为乙等;身体屏弱或染有隐疾者为丙、丁等。甲、乙等者为合格,丙、丁等者为不合格,决不取录。为了增强对入伍生的素质要求,黄埔军校还开展了“甄别考试”。针对各队入伍生程度不齐的现状,决定由教官、总队长会同拟定试题,通过考试成绩分出高低,另行编队。并要求“各队长官每月按照表式考查,尤须注重品格,填列考语呈报。其有品格不端者,学术虽长亦在所不取”。但是,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党独裁统治也日益加剧。所谓的“甄别考试”也逐渐成为国民党控制学生以及各军队派系相互倾轧的工具。例如1941年,兰州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所举行“甄别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大量削减三十四集团军的实力和第七分校的学生名额”。时任军训部部长的白崇禧派来了专门负责甄别考试的特派员杨言昌并由他带来了考题,一天半的时间就考完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五门课程。“甄别考试”结果出来后,连同原来凤翔总队被淘汰的共计一千一百多名学生被押送到了凤翔。这一千多名学生的衣、食生活等等,再也无人过问,甚至学生想找长官接洽,领取衣物棉被之事,也找不到问事之人。其处境之悲惨,着实令人同情。
从1924年5月到1927年7月,黄埔军校总共招收了六期学生,合计两万余人。他们来自全国26个省,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的进步青年也来到黄埔军校学习。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变化,黄埔军校也在蓬勃发展,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分校,而招生考试也随之发生了各种变化。
1926年11月1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考委员会正式成立,邓演达担任委员会主席,委员包括郭沫若、李民治、彭漪兰、王法勤、杨树松、王乐平、陈公博、詹大悲、李汉俊、董必武、刘芬、包惠僧、纪钱、郑强等众多国共两党重要人物。招考委员会制定了包括投考资格、名额支配、各地招生人员及旅费、考试日期及科目监试、入场阅卷、取录标准、落第生之救济等多项规定。除特派员于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上海、奉天等处招考外,又承认河南、安徽、山东、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奉天、热河等处党部及韩国青年会介绍学生投考。为了更加广泛招收有志青年同时提倡男女平等,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商量在即将成立的军校中办一个女生队,招收第一批女生,让他们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毕业后与男生一样担任军官〔27〕”。武汉分校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考三民主义、国文、数学、中外史地、博物、理化,复试考国文并测验党的常识及政治常识,检查身体。先后初试复试各五次,初试生约共六千余人,复试生约四千人,最终录取1181人,其中男生986人,女生195人。男生以四川籍为最多(207人),女生以湖南籍为最多(61人)。还有一部分未被录取的考生由临时开办的政治训练班南湖学兵团录取。1927年3月底,南湖学兵团的30名女生编入军校女生队,人数扩大到213人。武汉分校首次招考女生是黄埔军校招生考试的创新之举,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在正规的军事政治学校中接受革命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女兵队伍。此外,从最终录取学员籍贯来看,武汉分校的招生考试明显呈现出了地缘特征,即与湖北临近的四川、湖南两省学生得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录取学生总数在男生学员与女生学员中分别最多。
三、历史的深描:黄埔师生的考试记忆
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考试在全国各地分配了名额,但是其中大部分地区都在各地军阀控制之下。因此招生分为三次,即先在招生所在地初试,初选合格后再到外地复试,最终到广东参加总复试,而各个地区也要派专人负责招生工作。何叔衡负责湖南省初试选拔,毛泽东则负责上海复试考核。但由于当时的湖南正处于军阀赵恒惕统治之下,因此招生考试也是秘密进行的。接下来的这段回忆就来源于当年参加考试的一位考生:
……我于三月的某天晚上,秘密地到清水塘去报考,只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试述投考黄埔军校的志愿”。其他数学理化等都没考。过了几天,何叔衡同志当面告诉我说:“你已取了”,晚上到清水塘去办手续、填表、领路费。并要我将一师附办的平校夜校教学任务,移交给姓葛的(忘其名)。我到了清水塘办手续,才知湖南省照规定名额正取十五名之外,另取了备取三名。并嘱咐我们;行动要秘密,分散搭火车轮船到汉口后,再搭轮船到上海去见毛委员。我们到了上海后,由陈作为、赵自选两同志和我等将湖南党考取的军校一期学生公函和名单一起交给了毛委员,并请他照顾。毛委员当即告诉我们;这次复试考生人数很多,很认真,凭考试成绩取录,你们赶快准备功课复试。才知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理化等都要考试。(但在湖南初考,仅考国文一篇,其他功课未考试)。我们于三月底参加长江流域和以北各省考生的复试,也是秘密进行的。经过上海复试,据说湖南送考的学生,思想文章都好,但学科及格的少,只取八名。在上海复试取录的,发给旅费和证明书,于四月问到广州报到,又参加全国总复试。结果全国取录正取生三百六十余名,备取生一百二十余名,合计四百九十余名。通过这段亲历者的回忆,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招生考试条件尽管艰苦,但是程序十分严格。想要最终考取黄埔军校,要经历初试、复试、总复试三次选拔,同时还要奔赴湖南、上海、广东三地参加考试。如此选拔出来的学生自然非常优秀,而如此艰难复杂、辗转流离的考试记忆也必将深深印在经历者的脑海之中。
徐向前和杜聿明同为黄埔一期生,也是两位黄埔培养的一代名将。他们也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是北方人,又都是从《新青年》杂志得知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考试路上辗转流离,历尽艰辛。徐向前对于招生考试初试的印象为“应考的条件和手续颇严,规定了许多条。政治思想上要‘了解国民革命须速完成之必要’、‘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既有笔试,又有口试。笔试考作文、政治、数学;口试则考察学生对三民主义的了解程度及个人志趣、品格、判断力之类的”。而他复试的结果则是喜忧参半,由于之前他从报纸上看到一些文章,记了些术语,政治考的结果不错,作文也可以,但数学因为没基础,几乎交了白卷。而黄埔军校招生考试对于杜聿明而言,则又是另一番记忆了。杜聿明、阎揆要、关麟徵、张耀明等陕西考生尽管匆匆赶来。但仍然错过了考期,后来他们积极联系陕西同乡——同盟会元老于右任并最终获得了他的举荐,得以获准参加补考。由于孙中山要推进国民革命,而第一期来报考的青年以南方人居多,从北方来的青年较少。因此,军校在招生中特别注意招收来自北方的青年,徐向前、杜聿明、阎揆要、关麟徵、张耀明等20多名山西、陕西考生都被录取了。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军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
www.zhaoshe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