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 21:29:17 | 招生网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学得越多,才能走得更高。在应试教育下的中国,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想要考入大学,必须得通过高考这条路。因此,在广大学子的眼中,高考就是决定你12年学习成果的考验,成败在此一举。
一、一流高等学府学子
伍继红,她以692分考入一流高等学府,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94级学生,却在毕业后屡屡受挫。17年处于无业状态,还遭遇家人去世、婚姻变故,与她二婚的丈夫一家九口人一起生活在30多年前建的土坯危房中。除了低保的扶助金外,丈夫打工的工资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如此高配的学历却生活得这样艰难,令人唏嘘不已。
伍继红在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后,选择进入档案学院,这个专业本来在毕业后有“铁饭碗”的,但原人事部印发《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让毕业生失去了这个“铁饭碗”。
没有办法包分配,伍继红只好自主就业,先是去考取公务员,却在第二轮面试被淘汰,又辗转去了北京、天津、广东,但由于政策的变化,当时就业竞争太大,她屡遭碰壁。
二、心理出现状况
伍继红的父亲,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不想给她增添压力。在他去世一个月后,姐姐才给伍继红打电话,当时的她正处于就业高压中。在伍继红工作稳定后,她回到老家,情绪崩溃的在父亲的遗像前大哭。
在当时,就业的压力与亲人的去世双重打击下,伍继红的心理状况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她内向的性格让她无法向他人开口倾述,全数憋在心里。
三、婚姻的不幸
伍继红与第一任丈夫郭长华在广东顺德相识,郭长华是伍继红的初中同学,在双方都有好感后,两人相恋。当时的伍继红因为人际矛盾、工作不顺心已经辞去了工作,相继在教育机构、项目工程以及服装厂打零工为生,就在伍继红处于无业状态时,她遇见了郭长华。
郭长华的家庭并不富裕,伍继红能跟他在一起,也正好符合他想娶媳妇的心意,况且是一个学历颇高的媳妇。不久,郭长华就察觉出伍继红的一些“不对头”,她常常自言自语,看起来“不正常”。
在伍继红查出有孕时,她回了老家,生下了第一个女儿。郭长华去伍继红老家接回了她与女儿,并提出结婚。在与郭长华相处的五年里,伍继红有几次“发病”,又不愿吃药,在家无所事事,也不看顾孩子。郭长华觉得与伍继红已经过不下去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五年,在不断的矛盾中,以离婚收尾。
经人介绍,伍继红与第二任丈夫邓高华相识,邓高华因为家里贫穷,一直没有找媳妇,于是便与伍继红结婚。在与邓高华生活时,伍继红从未回过她的娘家,因为来回路费是他们的家庭无法承担的,而伍继红的娘家人也从未来看望过她。
伍继红第一个孩子跟随前夫生活,与第二任丈夫一共生了5个孩子,再加上嫁过来的时候就怀着孕,和她一起生活的一共有6个孩子,再加上婆婆,一家九口人。单单依靠丈夫邓高华那微薄的工资,难以养活这个负担重的家庭。因家境贫困,伍继红一家有低保扶助,丈夫的工资加上低保扶助,才得以让这个家庭维持生活。
四、外界的扶持
伍继红的故事是在2017年5月份中学教师吴美华在扶贫走访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学子。这个曾以高分被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录取的女人,现如今一家九口住在危房中,生活贫困,唯一收入是丈夫在后厨打工的工资。
吴美华将伍继红的事迹写成文章发布在网上,这位人生跌宕起伏的女人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也引起了她的母校和同窗的注意。她曾经的班主任安清福和人大校领导一起到江西去看望伍继红,给她鼓励支持,让她重拾信心。
五、心理问题确诊
校友为她买了新手机,注册了微信,方便她与外界联系。还带了十多本档案学的材料,让伍继红拾起曾经的学业。家里的土坯危房也在校友的资助下,乡里制定了专门的扶贫计划,盖了170平的二层小楼。
记者和校友在与伍继红的交谈中也慢慢感觉到她的些许异样,她回答问题时会思维混乱。几番之后,伍继红被送到修水县的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体检。 招生网
副院长张文峰在和伍继红交谈近两小时后给出诊断:精神正常,但存在心理问题。由于长时间与外界失去联系,加之性格内向,导致她的社交能力衰退,亲情的长期缺失也导致她的情感淡漠。
六、步入正轨的生活
这份雪中送炭的温情,带给了伍继红久违的感动,也让她重新得以融入社会。她开始用微信与校友联系,即使不熟练,也在慢慢尝试,并且乐此不疲。丈夫听到伍继红与校友交谈时嘴里说出英文单词,心里颇感惊讶,认识到了伍继红还有这样鲜活的一面。
遭受生活变故后的伍继红在社会的帮助下,她的状态渐入佳境。不仅重拾了她的专业,她的家庭生活质量也在与日俱增,一切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校友们都希望伍继红能够早日克服心理问题,享受家庭的欢乐。
伍继红的跌宕起伏告诉我们,唯有靠自己去克服困难,才能不落的这样悲酸的日子,每日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农村,生活在日日三餐都困难的家庭,生活在为孩子奔波中,一生而没有自我。
毕业前念着工作依靠分配,结婚后念着无业依靠丈夫,甚至在多年后依靠校友的资助,生活才步入正轨,慢慢找回当初的自己,找回自我。其实,在政策出来后,就业竞争激烈下多的是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伍继红至少还有名校的敲门砖,比她学历低的人又是怎样坚持的呢?
如果当时的伍继红能心理强大一些,或者能够与自己的朋友家人倾述些许自己的劳累。在工作稳定后,能坚持不懈做好自己的工作,即使是人际矛盾,加之相处之道,是不是就不会落到这境遇。
生活中,多数人都没有一步登天的能力,我们要明白凡事都要脚踏实地的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不断地尝试与努力。
高考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莘莘学子挑灯夜战无数个黑夜,就是希望一朝金榜题名;才会有那么多的母亲放弃自己的事业,陪伴孩子读书,也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每到高考期间,我们也都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社会上纷纷为考生开出一条高考通道,条件允许的话还会为考生送考,还有很多人来到考点之外,给焦急等待的家长送水送扇子,希望缓解一下他们的焦急心情。
可是,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从名校毕业就一定能够得到一份好的工作,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却因为找不到工作,人生屡屡受挫。遭到前夫抛弃,二婚时一家人又要吃低保度日。这样的境况,无论如何都不像是一位名校毕业的高材生的生活。在当今社会,就算不是名校毕业,只要不是特别懒惰,也都不会潦倒至此。那么这位高材生,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她的名字叫做伍继红,原本是江西赣州人。高中时与父母一起来到了广东,并且落户于此,高考后,她以692分的成绩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学生。接近700分的成绩,在人才济济的人大中也是佼佼者,可是伍继红却没有选择那些热门的专业,而是选择了档案学。
在学校,伍继红就是老师同学眼中的乖乖女,好学生。她学习用功努力,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原本等着1998年毕业之后,就可以分配一个合适的工作,有一个安稳的生活了。可是在1996年时,国家突然改变了分配制度,大学生就业再也不分配了,而是需要自己去争取。
档案学是一门比较冷门的学科,一般的单位做档案管理并不需要专门人才,只有那些大型企业才会用得上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因此,毕业之后的伍继红,找工作陷入了困境。一时间她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伍继红也报考过公务员考试,她原本就是考试型人才,所以每次比试她都轻松过关。可是到了面试环节,她总是畏首畏尾,不敢说话,表达得结结巴巴,毫无逻辑,因此每次面试她都失败了。后来她与几位同学一起到了北京、广东、天津等地区找工作,但是同学们相继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只有伍继红自己,一直没有合适的单位录取她。
求职屡屡遭受挫折,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伍继红只好回到了广东,在一些地方小型机构工作。她做过教育培训,也在服装厂打了一段时间工,后来遇到了一位初中同学,两人很快结了婚。
婚后的伍继红便有了孩子,为了带孩子她放弃了工作,在家安心照顾家人。可惜丈夫却对她百般嫌弃,最后伍继红被丈夫抛弃,连女儿也被丈夫带走了。而且回到老家的伍继红发现,已经离婚之后的她又怀了孕,她回到原来的家里找自己的前夫,可他却带着女儿搬走了。
经过家人介绍,伍继红又结了婚。在生下儿子后,她又与后来的丈夫生了四个儿女。生活的重担压得她抬不起头来,一家人挤在土坯房里,靠着丈夫重地度日。后来有了低保制度,这家人就每月领300元补贴过日子。
2017年,扶贫工作人员了解到了伍继红的情况,大为诧异。这件事情被伍继红的大学校友了解到,他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她家里修建了两层楼房,又给她介绍了一份本专业的工作。就这样伍继红的生活才彻底得到了改善。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当年以692分考入人民大学,毕业后嫁到农村的女高材生,现状如何?的相关内容。
人们常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很多人都通过学习来获得成功。大多数人从小就被大人告知,要努力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不少人确实也通过学习获得一个好职位。从古至今,我们就讲究用学历考进官场,用科举制度来为官场觅得好的人才。而当今人也同样地传承着,以高学历考入体制,获得编制,然后捧上我们老百姓俗称的“铁饭碗”,从此生活就有了保障,不会轻易的丢掉工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年轻人都觉得,固然编制是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但是没有挑战性,没有太大的激情。所以在年轻人眼中不是那么的重要。他们追求的是更富有挑战的,能让自己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
年轻人大多喜欢选择创业,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那时候市面上的商业活动非常少,商业机遇很多,只要有机会就会选择创业自己当老板,或者找一家待遇好的公司上班,至于这家公司是不是“铁饭碗”,倒不是那么重要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有人竟然为了铁饭碗葬送自己一身的才华。你实在是想象不出来,这位当年以692分考入人民大学,毕业后嫁到农村的女高材生的现状如何。
四十多岁的伍继红,并没有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而是围绕着灶台和六个孩子打转。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农村人没什么文化,有这样的生活很正常。其实不然,因为在26年前,伍继红是妥妥的学霸。当初,伍继红以692的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的日子里,她不仅学习成绩非常好,在其他方面也很突出。她还一直是班干部,老师非常喜欢他,同学们也跟她相处得非常好,她常常带领同学们学习,为大家创造出一种十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与大多数希望用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一样,伍继红刻苦努力地度过了她大学的四年。本以为她即将面临更好的人生之时,发生了一件让她猝不及防的事情。1988年,伍继红毕业,而这一年,国家就取消了大学生工作分配制度,也就意味着伍继红需要自己找工作了。可是对于伍继红来说,这个消息是无法接受的,毕竟之前一直坚信“体制内”的工作,才是好工作的伍继红,突然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她难以承受。看着周围的同学要么是自己去创业,要么就是找到体制外的工作,都有很好的归宿,而她却还在原地。
但她还是选择考公务员,虽然笔试很顺利,但她由于缺少经验,在面试的时候就被淘汰。幸运的是在这之后,她还是找到份收入可观的工作,但由于她对“体制内”的执念,她最终选择了辞职。
在经历了父亲的辞世后,伍继红深受打击,于是便去到广州打工,在这里她遇见自己的第一任丈夫郭长华。可由于当时伍继红有轻微的抑郁症,郭长华不但没有好好陪伴伍继红,反而觉得这个老婆十分的丢人,并且在伍继红怀孕的时候和她离婚。
身怀六甲的伍继红,没有生活能力,所以又不得不嫁给另一个高龄光棍邓高华。后来在邓家,伍继红又先后生下来六个孩子,她没办法去考自己一心向往的体制内工作。光是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就让她忙不过来。
在岁月的摧残下,伍继红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学霸了。如今的她面色苍白,手上全是干活的茧子。好在的是,她的事儿经过媒体报道以后,很多人关注,并且都向她伸出援手,为她带来很多物资,改善她的生活。可惜的是,那个学霸再也回不来了,伍继红的26年青春终究是浪费了。
现在我们只能想想,如果当初伍继红能适应新的政策,能对“体制内”不执着,能抓住时代给的机遇,那么她的人生是不是会不同?四十多岁的她会不会还在奋斗,而不是在农村围绕着丈夫和6个孩子转?当然,每个人既然选择了,就得承担选择后的一切结果,伍继红也不例外。
时代在给我们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毕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更应该去学会创新,不要被以前老套的固有思维打败。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但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不要去固执的守旧。如果无法适应时代的脚步,终会有一天会被时代给抛弃。最后,也希望大家抓住时代给我们的机会。
以上就是招生网整理的当年以692分考入人民大学,毕业后嫁到农村的女高材生,现状如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2023年四川高考理科分数线 2023年四川高考理科分数线:本科第一批:520分;本科第二批:433分;专科批:150分。 2023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其中的成绩数据。其中,高考录取分数线理工类本科一批为520分,位次84257;本科二批为433分,位次189872;专科批为150分,位次295252。文史类本科一批为527分,位次20831; 本科二批为45
庞众望清华毕业后现状如何 高中期间,学校得知 庞众望 的家庭情况,给他免除了三年的学费,高中三年虽然艰苦,但也熬过来了。 高考那年,他考出了684分优异的成绩,又因为参加了 清华大学 的“ 自强计划 ”,获得了农村专项计划清华大学60分加分,以744分的成绩成为了 河北沧州 的理科状元。 03 考上清华大学之后,庞众望相关事迹被各路媒体曝光。一些爱心人士得知了庞众望一家的情况,表
1977年恢复高考时间是12月几号? 恢复高考时间是1977年10月21号。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
2020年高考后会不会出现大量的复读现象? 2020年高考过后不太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复读现象,虽然今年的高考推迟了一个月,高三学子们开学复课的时间也往后推迟了,但多出来一个月,考生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而且在高考冲刺阶段,高中基本的课程内容都已经学完了,考生们已经进入总复习的学习阶段,考生们只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好好努力,梳理好各科的知识点,查缺补漏,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在高考当中考出好成绩,
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现状 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现状:在北大顺利的毕业后,何川洋被分配到了银行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他成功进入重要部门任职。 何川洋冒用加分政策事情经过 2009年,本来裸分全市第一,被北大录取板上钉钉的考生何川洋,因为父亲“只手遮天”利用职务之便冒用加分政策而断送前程。 何川洋的父亲何业大作为巫山县招生办主任在2006年上半年,找到巫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万民强请
高考结束后,农村学生如何填报志愿? 真正在农村生活的人就了解农村的生活现状。农村孩子拥有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所以需要针对这一部分群体单独写一篇文章,让农村孩子知道该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报考。 第一,找机会去听一些讲座 农村孩子高考之后就回家了,听不到一些关于高考的讲座。实际上这些讲座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它让你明白了报考的大致流程,同时知道了一些常见的问题。知道这些信息之后,在报考
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2021年全国各省志愿填报时间各不相同,具体志愿填报时间如下: 【北京】 本科首次志愿填报将于6月27日至7月1日进行,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根据录取进程安排。高职(专科)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1日至7月22日。 【河北】 集中填报志愿时间 征集志愿时间 【天津】 6月26日至30日,填报本科批次及以上院校志愿。 7月29日至31日,填报高职(专科)批
9年了曾高考660分,从北大转学入技校的青海男孩,现状如何? 周浩,出生在我国青海的小县城的普通家庭中,从小时候开始,不仅仅是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同时他从小就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活力,对于外界的许多东西都很好奇。 同时,生长的环境也给了他不小的帮助,从小时候起,他就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动手能力极强。 智商高,动手能力强,不出意料的话,周浩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小创造家、工程师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