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4 22:21:47 | 招生网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江苏省关于本科生招生的最新政策,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普通类、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内地班、定向生、保送生等本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全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二)学校代码:国标代码:10300;江苏省标代码:1106(普通类)、1606(中外合作办学类);其他省标代码: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当年公布为准。
(三)学校办学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四)学校层次:全国重点本科、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五)办学类型:普通、公办
(六)办学层次:本科、硕士、博士
(七)学制:四年
(八)就业创业:学校2019年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7.97%、升学率达35.11%,学校连续七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第四条 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第五条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颁发学历的学校名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学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符合外方合作学校授予学位条件者,由外方合作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成立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负责制订本科招生章程、招生计划、招生政策等事项。
第七条 本科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在学生工作处领导下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 学校根据需要组建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组,负责该地区招生宣传和咨询,并协助招生办公室进行所负责地区的本科招生录取工作。
第九条 学校的招生工作有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和第三方多重监督机制,招生工作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数量和生源质量、经济社会和气象事业发展需求趋势、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去向、考生对我校各专业的认可度,兼顾历年计划安排延续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招生网
第十一条 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正式公布的为准,也可登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网查询。
第十二条 根据教育部规定,学校预留计划数不超过本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0.5%,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根据生源情况须调整招生计划时,学校将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主管部门、招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执行。
第十三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四条 凡符合生源所在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我校。
第十五条 我校普通本科招生对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规定。请考生依据相关指导意见选报自身健康状况适宜的专业。我校各专业(方向)的录取不规定男女性别比例。
第十六条 考生须参加所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还须参加所在省组织的美术类统一考试,报考高水平运动员、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参照学校相关招生简章进行报考。
第十七条 学校依据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的原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和公布的招生计划,严格依据招生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八条 我校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分优惠政策。
第十九条 学校照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分类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二十条 非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院校志愿采用“志愿清”的方式录取,即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录满,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依此类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投档规则进行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二十一条 进档考生专业志愿采用“分数清”的方式录取,即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根据高考分数由高到低、不分专业级差进行排队,按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如果所报第一专业已满,按顺序考虑第二专业,依此类推。
第二十二条 当进档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我校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出台的同分排序规则(或排序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专业。若考生所在省(市、区)没有明确的同分排序政策,则按专业志愿顺序靠前的优先录取,如仍相同,则文科类考生再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理科类考生再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再依次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以上规则排序后,如仍相同,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发展情况,择优录取。
第二十三条 学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须参加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对文化分和艺术专业分均达到当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调阅档案,按照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二十四条 学校将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确定调档比例。若生源不足,则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或者按规定提取其他志愿录取。
第二十五条 普通高考英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第二十六条 江苏省考生的录取规则补充如下:
(一)各专业选测科目类型要求(文、理):按《江苏招生考试》公布的选测科目类型要求招生。
(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要求:报考本科提前批(含农村地方专项、综合评价录取)、本科一批(招生代码1106)要求选测科目等级达2B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达合格,技术科目合格;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代码1606)的考生要求选测科目等级达BC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达合格,技术科目合格。
(三)普通类进档考生的录取规则为:考生进档后采用等级级差法,将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在考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按照“分数清”的方式决定考生是否录取及所录取专业。本科普通类专业考生等级级差加分办法为:选测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A、B+ 等级,分别加上3分、2分、1分的等级级差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等级级差加分办法为:选测科目中每取得一个A+、A、B+ 、B等级,分别加上4分、3分、2分、1分的等级级差分。
(四)高水平运动队和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按照江苏省规定的等级要求执行,即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
(五)综合评价录取规则按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的规定择优录取。
(六)面向江苏省内部分地区的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按照江苏省有关录取政策执行。
第五章 录取与入学
第二十七条 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第二十八条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到毕业中学领取经密封的个人纸质档案(如毕业学校统一寄送个人纸质档案,新生应索取有关证明),报到时移交给学校。
第二十九条 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报到规定的有关证件、材料,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拒事由以外,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第三十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及身体复检。经复查不合格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六章 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办学
第三十一条 我校自2018年起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实行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学生单独编班,由我校长望学院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两校共同制订,安排双方教师共同授课。联合培养的学生中,择优选拔不少于三分之一学生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生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择优采取硕博连读方式。
第七章 中外合作办学
第三十二条 我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七个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四年。以上七个专业培养模式为4+0模式,在我校雷丁学院就读。
我校与爱尔兰沃特福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为四年,项目培养模式为3+1模式,在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就读。
我校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制为四年,项目培养模式为3+1模式,在我校艺术学院就读。
第三十三条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费标准:雷丁学院各专业在国内学习阶段的学费标准为48000元/生•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标准: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两个专业在国内学习阶段的学费标准为26400元/生•年。学生在国外学习阶段的学费按外方合作学校标准收取。
第三十四条 学生毕业时,符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证书,授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士学位;符合外方合作学校授予学位条件者,由外方合作学校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第八章 其他
第三十五条 学校根据经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按学年收取费用(币种:人民币):
文科类专业5200元,
理科类专业5500元,
工科类专业5800元,
艺术类专业6800元,
农学类专业2500元,
省优势学科专业6050元(关于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费[2014]136号)),
嵌入式培养专业在原科类学费基础上增收2000元/ 学年。
第三十六条 学生公寓住宿费按照江苏省发改委颁布的收费标准执行,按不同的宿舍标准分为每学年人民币800元、1200元、1500元,宿舍由学校统一安排。
第三十七条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政策体系,包括多层次、各类型的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以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项目,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十八条 学校通讯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政编码:210044
招生咨询电话:025-58731378
招生传真:025-5873133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招生咨询QQ群:771087446
招生办官方微信:nxdzsb
招生办小程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公室
学校官方微信:nuist1960
招生监督电话:025-58731002
招生监督邮箱:[email protected]
学校招生信息网址:http://zs.nuist.edu.cn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通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网向社会发布,对于各种媒体节选公布的章程内容,如理解有误,以我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为准。
第四十条 我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原政策、规定即时废止;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年6月
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目前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高校代码:10300(国标代码)
1106(江苏省代码) 高校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高校性质:省属院校 办学性质:公办
一、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8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9个学科领域。
二、艺术学院介绍
艺术学院(原名:传媒与艺术学院)成立于2008年5月,下设四系(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艺术和美术系)两办(学院办公室、学生办公室)一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办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艺术与科技、美术学(师范)、环境设计六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画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3+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获批江苏省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拥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涵盖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美术(中国画、油画、雕塑)、广播电视(动画、影视编导、播音主持)3个专业领域的8个专业方向。依托学校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方向博士研究生,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以设计学为主体(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美术学与影视学为两翼的学科布局。学院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合作基地、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筑彩画)、江苏省科普产品研发基地。
现有教职工7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9名,硕士、博士生导师42人次,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博士后出站7人)、硕士学位。教师主要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以及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中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专家人才15人次。聘请凌继尧、张晓凌、朱定真、宋英杰、王廷信、汪小洋、徐子方、佘玉奇、桑建国、朱明健、武星宽、徐晓庚、顾伟玺、何晓佑、樊波兼职教授20人;聘请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以及刘波、张兴来、金田、唐强、谢清峰、万立新、李中秋、黄孝仕、姚锦烽、张勇、权磊、陈钻、王海波、崔进、顾平、石玉明、李亮、胡一哲等行业及研究生实践导师20人。师资队伍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协同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创作基地--见山园,是吴为山教授创作基地、雕塑艺术作品陈列馆,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陈列着吴为山教授雕塑作品百余件。见山园既是学院学生进行学习创作的场所,还是学校重要的人文艺术教育基地。
学院数字创意实践教育省级示范中心,涵盖专业画室、动画拷贝室、动作捕捉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苹果机房、互动媒体实验室、视听室、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录音棚、摄影棚等。拥有硬件设备总值1000万元。
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教育部、文旅部、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等省部级科研教学项目80余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社科成果奖、教材培育奖6项。出版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学术专著等30余部,在《文艺研究》《民族艺术》《美术》《装饰》《美术与设计》《艺术百家》等发表论文作品300余篇幅,入选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及省部级以上专业展览近100余次。为新加坡及香港中华书局、中国气象局等设计开发宣传片多部,多部动画片、科普动画在中央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播出。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50余项。
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1300余名。学院紧密围绕气象科普与美术创作、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和人居环境生态文明三大研究集群,跟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等各类展赛屡创佳绩,获得金奖、特别奖、一等奖等奖项400多项。本科生考研升学率达28%以上,高质量就业率均达到99%,就业范围广泛,就业单位层次较高,毕业生受到企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专业咨询电话:025-58699885 025-58695619 025-58699884
三、专业介绍
●动画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动画与新媒体交互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影视特效动画、数字沉浸式交互影像、数字孪生及虚拟现实、AI数字藏品创作、动漫文化IP策划与设计等方面应用型数字创意人才。
主要课程: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原画设计、后期非编软件、ZBrush数字雕塑技法、Maya软件基础、三维角色绑定与动画、三维动力学特效、三维材质与灯光渲染、商业图形动画设计开发、动态图形设计、微电影创作、情节主题短片制作、气象主题短片创作、三维短片创作。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相关融媒体中心、国家气象局影视中心、国家省部级电视媒体影视中心、影视电影特效公司、游戏公司及等单位从事项目策划、研发、设计等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五年在中国科教评价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前十。专业定位立足于国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面向气象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着力培养艺术基础扎实、创新意识突出和国际视野开阔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术技能和美学修养,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制作的相关软件技术,熟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创作的一般规律,具有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以交互媒体、数字影视为主要发展方向,国际化合作办学为特色,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融合教学、工作室实践训练、校企合作实习锻炼,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设计心理学、新媒体技术基础、交互设计、动态图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影视广告与数字包装、影视剧作与实践、数字特效合成、游戏概念设计、互动编程艺术、信息可视化设计、虚拟现实技术、数字营销与策划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影视传媒、互联网、设计、游戏、动画、新媒体等行业从事产品研发、艺术策划、美术设计、影视创作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可从事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江苏省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
本专业为江苏省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培育点,专业特色优势显著、行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在93%以上,升学深造率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比例高,国际合作深度发展,目前建立有中英创意中心、中英联合创意工作坊等合作平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艺术素养,具备双语技能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内外游戏公司、影视传媒、互联网企业、动画制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原创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项目合作方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起源于1858年的剑桥艺术学院,是一所艺术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该项目依托的艺术学院是当地唯一一所隶属于大学的艺术学院,已有150多年历史,其艺术学科2014年获英国政府卓越框架(REF)“世界领先”荣誉头衔。该校在2015年成为英国Stonewall Diversity Champion成员。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还因为在国际化领域的出色表现,荣获全球最佳20位“上升之星”特色大学。
学制及运作模式:采用“3+1”学制。学生第一、二、三学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读,由中英双方以中英文双语授课并辅以专业语言训练。完成前三年学习且成绩合格者,第四学年学生转入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学习。第四学年在英方学习的主要专业方向为电脑游戏艺术方向,内容涉及游戏概念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数字合成与动画等。学生完成学业且符合各项相应条件的,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并授予学士学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由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电脑游戏艺术专业,该文凭与在英国本土获得的文凭一致)。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游戏、动画、互联网、影视、设计类行业以及各级电视台中就职,从事游戏研发、艺术策划、美术设计、影视特效创作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可从事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并具备自主创业能力。
●艺术与科技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基于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掌握现代展示设计、计算机技术、空间环境设计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装饰技术与材料工艺、展示项目策划与管理等知识,能在展示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博物馆部门、大中型展馆、设计团体、旅游部门、会展机构等单位从事展示艺术设计与制作、展示多媒体设计项目的实践与管理工作,以及在艺术与科技相关教育行业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空间构成、展示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工程制图、设计表现技法、建筑设计基础、展示设计、材料与施工工艺、现代装置技术、展示策划与管理、展示设计研究专题、光环境设计、展示策划与管理、气象科技展示。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相关教育、科研机构或相关企业、博物馆、展示馆、包括科技展示企业、室内空间及环境设计企业、IT公司的用户体验与产品开发部门、传媒艺术机构等行业从事科研、教学、业务、管理等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贯彻落实新时期教育方针,依托学校特色学科优势,走“环境设计+气象应用”的融创发展道路。坚持立德树人,开设交叉学科课程模块,拓宽专业知识体系。培养掌握环境设计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从事各种尺度与类型的环境设计项目实践与管理工作,以及相关行业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景观设计原理、设计表现技法、设计心理学、创意设计思维、居住区景观设计、街区环境设计、植物与种植设计、景观生态学、景观微气候设计、植物与种植设计、气象生态学(混合)、环境生态设计专题实践、景观建筑设计专题实践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城乡建设与公共管理机构、设计企事业单位、园林及环境设计公司、相关院所、房地产公司从事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灯光设计师、软装设计师、环境设计师、展示设计师、工程监理员、工程管理员、专业教师、公务员等相关工作,也可到国内外艺术学、设计学、建筑学、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机构学习深造。
●美术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美术学(师范)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与高尚情操,具备扎实文化艺术素养、美术专业技艺,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良好美术教育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熟练掌握中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作能力与创新精神,能够在中小学、社会美术教育机构、文化艺术机构、出版传媒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科研、创作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美术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美术教育导论、教育心理学、美术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素描、色彩、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透视与解剖学、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油画静物写生与创作、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油画人物写生与创作、书法基础、篆刻基础、绘本艺术、版画艺术、构成设计、字体设计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小学、初中及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同时,可以在互联网公司、文化传媒集团、出版社等专业机构从事网页、页面美术编辑工作,还可以在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画廊、拍卖行等从事美术创作与管理工作。
四、招生专业
序号 | 专业 |
1 | 动画 |
2 | 数字媒体艺术 |
3 | 艺术与科技 |
4 | 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 |
5 | 环境设计 |
6 | 美术学(师范) |
注:学校艺术类本科专业面向全国部分省份招生,详情以生源省(区、市)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五、学费标准
普通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标准为6800元/年;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国内学习阶段(一、二、三学年)学费标准为26400元/年,转入英国(第四学年)学习后按照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当年国际生的学费标准执行。(注:以上国内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江苏省物价部门最新批复为准。)
六、报考对象
1.符合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考生所在省(区、市)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相关规定,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
3.已知晓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和了解国外学习阶段的生活费情况的考生。
七、录取原则
(一)专业成绩
我校只认可各省(区、市)艺术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须根据所在省(区、市)的相关规定参加该省艺术类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
(二)文化成绩
考生的文化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划定的相应批次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三)投档录取
对文化分和艺术专业分均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录取规则调阅档案,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院艺术类投档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如生源省(区、市)无明确规定,按综合分[综合分=高考文化分+专业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最后的录取信息以该省招办公布的为准。
(四)同分排序规则
当进档考生的投档成绩相同时,我校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出台的艺术类同分排序规则(或排序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专业。若考生所在省(市、区)没有明确的艺术类同分排序政策,则按专业志愿顺序靠前的优先录取,再依次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以上规则排序后,如仍相同,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发展情况,择优录取。
(五)入学资格复查
新生入学后,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八、联系方式
电话:025-58731378(招生办公室)
025-58699885 58695619(艺术学院)
025-58731002(招生监督)
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微信公众号:nuist1960(学校官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办(招办官微)
QQ官方咨询群:671159544(南信大2023年高招咨询群)
721938787(南信大美术专业专业报考咨询群)
九、附则
1.本简章根据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制定,适用于我校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如有与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相悖之处,则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如教育部、江苏省有关政策进行调整,我校也将根据最新政策作相应的调整。
2.本简章由我校本科招生领导小组授权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我校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承担艺术类专业招生事宜,请不要相信任何中介信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信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址在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一流学科
双一流建设,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目前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大气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宿舍条件
寝室基本是由学院统一分配,根据宿舍的不同类型,4-6个人一个房间,内有衣柜、热水器、空调、阳台间、卫生间等等。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目前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高校代码:10300(国标代码)1106(江苏省代码)高校名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怎么样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很好的学校,学校为一本高校,为国家重点高校。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等6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几本大学学校简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几本大学学校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几本大学学校简介》,主要内容:在高考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时,很多考生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几本大学的问题很关心。下面是由出,下面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了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在高考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时,很多考生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几本大学的问题很关心。下面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以原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基础重建,隶属战略支援部队,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担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学校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军委工程学校第二部、第三部和东北民主联军测绘学校,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20余万高素质人才。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军队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发布,以下是详细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高校代码:10300(国标代码) 1106(江苏省代码) 高校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高校性质:省属院校 办学性质:公办 一、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
2023年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章程2023年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泉州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招生工作,保证我校高职招考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有关工作的通知》(闽教学〔2023〕3号)精神,结
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谁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如下 : 网页链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简称“南信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20
今天招生网小编整理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招生人数多少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1、2023年北京高考综合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专业组(02)(物理必选)类考生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071名。2、2023年北京高考综合普通类本科批专业组(01)(物理必选)类考生上南京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