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国大学有哪些相关的问题,今天,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国大学有哪些](/draw/thumb/143396/2ae49eded1022062db00b763371d8600.png)
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国大学有哪些
国际上认可度最高的十所中国大学
一、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在国际上被看做中国大学的代表。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北大的理科生一直是出国的主体,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北大学生出国档次一直是最高的,比如 Harvard 招收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招北大学生。
北大在中国无疑是一个跟清华齐名的金字招牌。但是在全国的实力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在就业上的地位似乎与其排名不太相称。主要是由于北大校内学科设置主要以文理为主,较为冷门的人文类专业和理科专业毕业生多,与社会需求结合小,类似于考古,地质,气象、力学和马列主义学院以及理科的众多冷门院系在就业上并没有很好的前景。因此网上常常炒作诸如北大学子卖猪肉和糖葫芦的爆料新闻。
但是除掉这些之外的光华,经院,国关的就业实在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学校眼红。而北大理科院系的竞争力也在国内名列前茅,每年去国外一流高校深造的学生数量在大陆高校中遥遥领先。
二、
清华大学
以前,很多国家不太清楚清华的牌子,很多老外一提到清华就以为是台湾的清华。不过从出国人数来看,清华仅次于北大。清华出国多为研究生出国。清华出国的大学档次也是比较高的,但其出国以工科大学为主。
“清华制造”无疑是就业的第一保障,这一地位至今无人撼动。一直在国内一骑绝尘的理工科所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然是各个行业的追捧对象,出国率和深造的比例也是国内第一。清华新兴的文科院系也以学科新,精度高为特点,拥有新闻,
社会学,公共管理,金融和
法学等一批热门学科,就业出路令人眼热。多年来清华学子在社会最主流的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均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以基本功扎实,勤奋聪颖和具有团队精神而被评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毕业生。但清华学生也有着过于依赖清华这块金字招牌的傲气,往往坐等海内外顶尖名企来清华招聘,缺乏走出校园寻找机会的冲劲。同时因为每年大批毕业生选择出国,也常常被人诟病。
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如果单论出国学生与毕业生的比例,中科大没有上述两所名校高。但名人效应使得中科大在海外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目前不少华尔街的高级白领都是中科大“制造”的,网大老板算其中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简称“中科大”,“中国科大”,“中国科技大学”,或者英文简称“USTC”。学校是国家“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唯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科大是老一辈科学家和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创办的新型理工类高校,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唯一高等院校,是我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
中国科大作为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九校联盟(C9)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海外创新人才基地(共5个大学为清华 、北大、 中国科大、 上交、 华中科大) ,入选珠峰计划。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日前公布该报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列全球第49位,中国大陆第二位,同中国内地北京大学,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清华大学共有3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
四、
复旦大学
由于位于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直辖市上海,八九十年代,复旦理科学生出国的非常多,其中生物、物理、计算机专 业的学生在海外有非常好的口碑。近年来,复旦文科学生也紧随其后,在海外创下了一定的知名度。
复旦大学一直以来号称江南第一学府,强劲的理科在出国上极具优势,也是跟清华,北大,中科大并列的四所学分被美国承认的大陆高校之一。新兴的工科里面的微电子和飞行器制造在全国的高校里面名列前茅。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近年来的热点,因此复旦的学子在原本不甚擅长的工科里面也开始崭露头角。文科的设置以热门文科为主,而且历史悠久,新闻,国际关系这些学科国内高校无出复旦之右者。尤其重要的是复旦具有在上海的本土优势,一些在上海开展业务的大公司对于复旦学生都是青眼有加。因此,对于想要毕业后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学生,复旦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五、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近年来国内高教界崛起的新贵,这是因为南大把许多优秀学生留在国内读研。虽然,最近几年赴外留学的南大学生逐渐增多,其能力获得国外知名高校的一致好评,但在规模上恐怕很难与兄弟学校相媲美。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系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
东南大学、第四
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若干阶段,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目前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
六、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其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老浙大(即合并前的浙江大学)在海外的人气一直很旺,浙大人的办事沉稳而又不失灵活、校友团结是有目共睹,其“海外兵团”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但去年兼并了三所大学后,浙大的规模日益壮大,但对其在海外的声誉反而有少许的负面影响。
浙江大学[1]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同时也是九校联盟(C9)的成员。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竺可桢带领下的国立浙江大学汇聚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数学有钱宝琮、陈建功、苏步青,物理有胡刚复、王淦昌、束星北、朱正元、吴健雄,
化学有王葆仁、王琎、卢嘉锡、李寿恒,生物有罗宗洛、贝时璋、谈家桢,
土木工程电机有钱令希、王国松,历史、地理有谭其骧、任美锷、钱穆、梅光迪,
农学有蔡邦华、吴福桢、梁庆椿、卢守耕、吴耕民,教育有费巩、黄翼、国学有丰子恺、马一浮、郑晓沧等。在学生中后来亦有一大批杰出学者大师出现。竺可桢时期的浙大,以文理称雄中国,1948年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浙大教授有4人入选,居全国第三位。
七、
南开大学
由于有周恩来总理这样的校友,因此南开的毕业生在海外普遍受到欢迎,这与其在国内的疲软表现反差较大。南开大学数学系由于知名人士陈省身的关系,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权威性。此外,南开的化学系在国外教育界也很有地位。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2280119" });
南开学校创办于1904年,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0年12月25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南开大学跻身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八、
上海交通大学
交大学生从民国时代就有留洋的传统,因此在海外的声誉一直很不错。交大的学生特活跃,在美国许多城市都能找到交大校友自信的身影。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SJTU),其前身是创建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是中国大学“常青藤联盟”,即九校联盟(C9)成员。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九、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大出国的学生不少,因此“海外兵团”规模庞大。除了在声势上占据优势外,华中科大学生因学风扎实、刻苦勤奋而被多数海外学校所认可。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其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华中工学院及随后的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5月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更为现名。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设置涵盖理、工、医、文、经、管等众多学科。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华中科技大学的进步之快,令许多兄弟嫉妒。它地处九省通衢武汉,水运、陆运发达,时代要求当政者重视眼前成绩,所以,湖北会对工科院校华科偏爱而冷落武大。以湖北之实力,加之教育部长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熟悉,扶持其进入大陆高校前五当属自然。
十、
天津大学
以天津大学目前在海外的声誉,显然不如其先辈“北洋大学”,但还是能够在十强中占有一席之地。天津大学的化工系和土木系在国外高教界有一定名气。此外,该大学的力学和自控专业的学生也很受国外大学的青睐。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开端。天津大学是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在2010年5月12日公布的年度QS世界亚洲大学排名中,天津大学位列亚洲第70位,中国大陆第8位。 今天的天津大学,已经成为中国进行高技术领域创新研究、解决社会发展中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以及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资助建设下,天津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理工高校之巨擘,诸多优势学科不仅达到国内顶尖水平,且已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潜质,为天津大学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
![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国大学有哪些](/draw/image/143396/a08c167e642d76ac459dec15b8568820.png)
中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排名榜
中国十大著名音乐学院排名:
1、中央音乐学院。
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重庆国立音乐院、华北大学三部音乐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于1949年合并组建而成,培养高级专业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之一。央音旗下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等学科,在国内外艺术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2、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创办于1927年的高等音乐学府,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国立音乐院,设有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管弦系、声乐歌剧系、钢琴系等学系,形成了以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应用“四轮驱动”为主的音乐学科综合体系。
3、中国音乐学院。
成立于1964年,以国学为根基,独具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特色,培养从事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被誉为“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学院专业分布为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等类别,并设有音乐学系、作曲系、指挥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钢琴系等。
4、南京艺术学院。
创办于1912年,前身为上海图画美术院,国内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艺术院校,艺术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南艺开创了美术、音乐、舞蹈、理论、戏剧等大学学科,下设文化产业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
5、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院建于1958年,是培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专门人才的重要高等艺术教育学府,是较早拥有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设有音乐学、作曲、声乐、民族声乐、民乐、管弦、钢琴、手风琴键盘、音乐教育、艺术管理、现代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教学系部,形成了完备的多层次、多类型艺术人。
6、星海音乐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是华南地区颇具知名度的高等音乐专业学府,以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为主,协调发展相关艺术学科,现设有音乐学系、作曲系、钢琴系、管弦系、国乐系、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系、艺术管理系、乐器工程系、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舞蹈学院等本科院。
7、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西北地区较具知名度的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设有作曲系、人文学院、钢琴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声乐系、现代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舞蹈学院等教学单位,为西北地区建立了完整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被誉为“大西北音乐人”。
8、武汉音乐学院。
招生网
武汉音乐学院创立于1953年,是我国中部地区知名的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学府,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中乐系、钢琴系、管弦系、声乐系、舞蹈系、音乐教育学院、演艺学院、研究生部等教学单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多样化音乐舞蹈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9、沈阳音乐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学院以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同时设有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和附属中等舞蹈学校,拥有艺术学门类中的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设计学类等专业,形成了教学、科研、创作和艺术实践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
10、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涵盖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学校以音乐与舞蹈学科为主体,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与设计学等学科综合协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艺术人才。
![国际承认学历的中国大学有哪些](/draw/image/143396/ad45857180d8c51813bdf89ac270e528.png)
中国国学大师排名前十的是哪些人?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国学大师排名前十的是哪些人?的相关内容。
1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他中过秀才,早年学习英、日文,研究
哲学、文学受到德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和文艺思想的影响,其成果在我国近代文化学术事业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
心理学、
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老自居。1913年起转治经史之学,专攻
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先后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颤栗和遗憾,也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的学术著作,以史学为最多,文学为最深,文字学为最基本,并涉及其他许多方面。换言之,其殷周制度史、宋元戏曲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成就,都是空前而超过了同时代学者的。
2 钱钟书
钱钟书(1910.11.21-1998年12月19日)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绦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与此同时,他在上海
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3 胡适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
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4 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5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著名学者。
6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蔡元培也很重视
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他在北京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 章太炎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馀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8 陈寅恪
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9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
10 冯友兰
冯友兰(1895一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国现代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冯友兰于1912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顶科部,开始对逻辑学发出兴趣,由此激发了他学习哲学的志向。1915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主要研习中国哲学。1919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专业。冯友兰为学早期陆王"心学"和美国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中年以后转向程朱理学和英国罗素哲学。三十年代他发表的《中国哲学史》,采用黑格尔的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友兰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继续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从阶级的观点和民族的观点的统一分析和评价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骨文等,吴梅则为曲词第一人,研究并不同于王,随后为学界正统,堪为一代大宗师。)
“国学”是对中国学术的简称,“大师”系指人们对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者的尊称,“国学大师”则是指其学问在“国学”研究之范围内属于出类拔萃者。同时,“国学大师”不能光看其学问,还要看其道德即人品、文品,看其文品与人品是否统一,即是否属于融人品与文品于一体的“道德文章”者流。以此衡量,近现代的“国学大师” 当首推梁启超、章太炎、马一浮、陈寅恪、钱穆和钱钟书。另外也有同名软件《国学大师》,古典图书集成《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_VVM5ZZVu5dSoSgQmLJP7J2-po4ST-EJRqIP4htAk1RqUo0W7a1kFEBTfdmo4_lAB_
以上就是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
www.zhaoshe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