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院校?

2024-03-04 06:16:11 | 招生网

今天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院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院校?

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院校?

1、 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招生网

2、 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3、 内蒙古农业大学集美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宁夏大学民族预科部、兰州大学等。

少数民族预科班报考攻略

1、民族身份

民族预科班设立的宗旨是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因而,要报考民族预科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其民族身份必须为少数民族,汉族考生是没有报考资格的,即使考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

2、招生计划

少数民族预科的招生计划都是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预科招生计划。而且受预科本身性质的限制,其投放的省(区市)大多是少数民族考生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考生可以根据当地省级招办公布的分学校招生计划来查阅预科的招生计划情况。

在咨询过程中,有的老师还特别提醒我,有的省级招办在预科录取的实施过程中,对学校预科计划在具体地方县市的分配做了明确规定。比如湖南省将中央部委属高等学校的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预分到市、州。因而,在填报预科志愿时,还是需要了解一下本省的预科录取政策。

3、高考分数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定,少数民族预科录取时,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报考考生需参加高考,且分数不得低于报考学校当年在其省(区市)本科最低录取线下80分(不含民族照顾分)。当然,达到了这一分数“底线”,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够被录取。

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院校?

2018天津回族高考,男孩,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享受加5分政策吗?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少数民族参加高考,可享受5分的加分。
2、所以天津回族高考,男孩,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享受加5分政策,
3、但是,裸分是568分,孩子体能视力身高都没问题,加分报考这个学校,具体能不能被录取,还要看当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院校?

2023天津财经大学考研加分政策一览,照顾对象有哪些?

一些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考时往往会提供一定的加分政策扶持。2023 天津财经大学 对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以及现役退役等考生进行了一定的 考研 加分支持。网格研辅导这里整理了该校的具体 加分政策 ,各位23考研人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政策照顾安排具体如下: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3、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我校将严格规范执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分政策,除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外,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另设标准。
4、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我校相关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符合加分政策及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内向所报考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各学院将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相关名单或教育部文件相关要求严格审核考生资格,逾期不提供的视为自动放弃。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以上就是招生网整理的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院校?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院校?”相关推荐
2023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学校?有哪些要求?
2023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学校?有哪些要求?

2023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学校?有哪些要求? 2023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哪些学校:大连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业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重庆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 少数民族预科班前提条件: 考生必须是少数民族,新疆等个别省市有汉考民两年制预科,要求汉族用少数民族语言考试。普通高校招生中的预科生

2024-06-05 14:17:54
少数民族二本预科班大学有哪些学校
少数民族二本预科班大学有哪些学校

少数民族二本预科班大学有哪些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根据查询教育局官网得知,少数民族预科班是指对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设有少数民族二本预科班,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报考。预科班是大学前的预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 设有少数民族预科班的二本大学 有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

2024-05-01 11:53:45
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填报方法有哪些?
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填报方法有哪些?

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填报方法有哪些?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而设立的一种预科班。由于其招生对象和报考要求与普通大学预科不同,因此有一些特殊的填报志愿方法和注意事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志愿填报吧。 1.选择优质的少数民族预科班 在填报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时,首先要选择一所口碑较好的优质预科班。这里所说的“口碑较好”的预科班主要

2024-09-10 18:07:19
哪些二本大学有民族预科班
哪些二本大学有民族预科班

哪些二本大学有民族预科班 有少数民族预科班的二本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丽水学院、重庆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邵阳学院、江西科技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嘉兴学院、丽水学院等等。 关于少数民族预科班: 1、普通高校招生中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就是指国家指定的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从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的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中,低于一定分数,按志愿择

2024-06-08 02:37:39
民族预科班招生的大学有哪些啊?
民族预科班招生的大学有哪些啊?

民族预科班招生的大学有哪些啊? 2022年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学校有: 大连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业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重庆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 少数民族预科班前提条件: 考生必须是少数民族,新疆等个别省市有汉考民两年制预科,要求汉族用少数民族语言考试。普通高校招生中的预科生,就

2024-06-30 05:22:5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分数线(铜仁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分数线)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分数线(铜仁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分数线)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分数线 理科379分、文科490分。根据查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网站显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2年在贵州省(少数民族预科班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379分、文科490分,所以是理科379分、文科490分。 铜仁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分数线 理科379分、文科489分。根据查询铜仁学院官网显示:2022年铜仁学院在贵州省(少数民族预科班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分

2024-08-30 13:08:48
哪些大学有民族班招生
哪些大学有民族班招生

哪些大学有民族班招生 开设民族预科班的大学有 中央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华北电力大嫌游宏学 、西南大学等。 民族班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单独设立的教学班。 各级各类学校中,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单独设立的教学班,叫民族班。民族班大体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中等学校民族班,即在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为少数民

2024-05-29 04:30:06
哪些二本院校有预科班?
哪些二本院校有预科班?

2021年哪些二本院校有预科班? 二本院校有预科班分别有: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重庆西南大学; 1、广西师范大学 截至2020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现建制教学学院21个,79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22人,具有高级职称940人,占51.59%,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1561人,占85.67%;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

2024-01-30 03: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