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0 08:12:57 | 招生网
填报志愿对每个美术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美术生可以报考几个志愿呢?报考志愿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供大家参考!
美术生可以填报几个志愿1. 艺考生 在提前批次的时候?填写三个批次的 志愿 ,每个批次的志愿可以填写三个专业,也就是说,2018年艺术生 填报志愿 可以填写九个。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艺术专业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希望同学们在填写之前能先慎重考虑,将能体现出自己优势的志愿放在第一位。
2.美术生只能填报一次志愿,但是可以填多个学校。前提是这些学校都有收到合格证。如果选择的是艺兼文或者是艺兼理的话,还可以在文化生本科和专科填报志愿的时候再分别填一次志愿。艺术类今年本科三批和专科提前批设一志愿和 征集志愿 。一志愿录取后,分批公布缺额计划征集志愿。一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实行平行志愿(院校加试和自测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实行 平行志愿 ,考生只填报一个一志愿;也不进行征集志愿)。考生在填报一志愿和征集志愿时,不得跨类填报。
招生的艺术和体育类专业放在专科二批,设一志愿和征集志愿。一志愿录取后,公布缺额征集志愿。一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实行 平行志愿 。考生也不得跨类填报。因为实行平行志愿,所以,能够报五个志愿,且都算第一志愿。
美术生填报志愿要注意什么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美术生都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有的擅长造型,有的喜欢设计类;有的在动画方面有特长,有的则是书法方面的小学者。考生和父母应重点考虑考生的兴趣和专长所在,量身选择专业。目前美术类专业主要可以分为美术学类(也称为纯艺术类,如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设计学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戏剧与影视学类(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学理论类(艺术史论、设计史论、文物鉴定与修复、艺术管理、设计管理等)、带有艺术属性的非艺术类专业(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
对于没有特别兴趣,或者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的考生,优先考虑好的学校。同时,设计学类专业就业面比较广,就业机会比较多,可优先考虑此类专业。
二、认真分析录取机会的大小
1.报考条件。对于美术生来说,色盲色弱的考生是不能报考美术专业的,这个必须要知道。此外,解放军艺术学院不招收复读生(往届生)且年龄小于20周岁。部分院校明确表明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此外一些热门的院校每年生源都很充足,所以第二志愿被录取的机会就就非常小。
2.招生考试计划。31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的院校及13所参照院校中的大部分都是面向全国招生考试的,没有分省的招生考试计划,全国报考这些院校的全国考生全部统一排名录取(部分院校有招生考试省份的限制,如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剩下的院校都是分省招生考试的,考生只是和报考该校的同省份考生竞争。一般,各校艺术类专业分省分专业的招生考试计划在4-5月份公布,考生可以关注这些院校的招生考试网站,招生考试计划是分析录取机会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我推荐: 美术生上大学很贵吗 美术生大学四年费用是多少
3.招生考试类别。大部分院校都有多个美术专业,所以招生考试类别也有区别。有些是按照美术学、设计学大类来招生考试的(例如中南大学),报考这类院校的某类美术专业的考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是一样的,校考合格后考生可报考该院校该类别校考专业的任何一个,例如可报考美术学类的绘画、摄影、美术学、雕塑等。剩下的绝大多数院校但是按照专业来招生考试的,考生收到的合格证是某个专业的合格证,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就只能报考合格证上表明的专业。
安排三次志愿填报。统考、联考专业(专业类)实行平行志愿,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志愿填报的数量不超过60个;校考专业不实行平行志愿,每次只能填报1个院校志愿。
只能填报一次志愿,但是可以填多个学校。前提是这些学校都有收到合格证。如果选择的是艺兼文或者是艺兼理的话,还可以在文化生本科和专科填报志愿的时候再分别填一次志愿。
艺术类今年本科三批和专科提前批设一志愿和征集志愿。一志愿录取后,分批公布缺额计划征集志愿。一志愿和征集志愿均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在填报一志愿和征集志愿时,不得跨类填报。
艺术类普通专科志愿 招生网
兼报艺术类及普通专科志愿。同时报名不会起冲突,这两类志愿的出档时间不同,如果先被艺术类录取了,普通专科的志愿就直接作废,反之亦然。
因为编导类的招生计划数较少,因此如果选择艺术类志愿,选择面可能会比较窄。反之,如果选择填报普通专科院校,很多示范性的专科院校都能上。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志愿的相关内容。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两个志愿。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每个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考生要注意,如果是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同时兼报普通专业,就要报考普通批次与艺术类批次不在一个时间段投档录取的,如果是同一时间段录取的,就不能报考。
如果艺术特长生没有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那么在参加二志愿录取时,就不能再享受艺术特长生的优惠了。因此,艺术特长生选报第二志愿的原则和技巧,与普通考生是一样的。
艺术类提前批填志愿注意:
艺术类考生要多考一些学校,多取得一些艺术校考合格证,联考成绩尽量的考的高,参考学校往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其中平均分是最有参考的价值。考生可根据学校近三年录取考生的平均分和自己在全省的排位,来选择自己以后可以填报哪些学校。
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每个考生受到成绩、加试科目等条件限制,只能参加部分批次的投档录取。但从填报志愿来看,考生可以填报所有批次的志愿。比如:填报了提前批志愿的考生还可填报其他批次志愿,艺体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文理类志愿。
以上就是美术生可以报几个志愿 美术生报志愿注意事项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志愿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招生网:www.zhaosheng.com美术生可以报几个志愿美术生报志愿注意事项 填报志愿对每个美术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美术生可以报考几个志愿呢?报考志愿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供大家参考! 美术生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1.艺考生在提前批次的时候?填写三个批次的志愿,每个批次的志愿可以填写三个专业,也就是说,2018年艺术生填报志愿可以填写九个。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艺术专业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希望
2020年美术专科可以报几个志愿? 安排三次志愿填报。统考、联考专业(专业类)实行平行志愿,均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志愿填报的数量不超过60个;校考专业不实行平行志愿,每次只能填报1个院校志愿。 只能填报一次志愿,但是可以填多个学校。前提是这些学校都有收到合格证。如果选择的是艺兼文或者是艺兼理的话,还可以在文化
美术生可以报几个志愿美术生报志愿注意事项 填报志愿对每个美术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美术生可以报考几个志愿呢?报考志愿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供大家参考! 1美术生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1.艺考生在提前批次的时候?填写三个批次的志愿,每个批次的志愿可以填写三个专业,也就是说,2018年艺术生填报志愿可以填写九个。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艺术专业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希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志愿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两个志愿。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每个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考生要注意,如果是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同时兼报普通专业,就要报考普通批次与艺术类批次不在一个时间段投档录取的,如果是同一时间段录取的,就不能报考。 如果艺术特长生没有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那么在参加二志愿录取时,就不能再享受
艺术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志愿 2023艺术生高考提前批一般可以填报三个志愿。 艺术生在填写志愿的时候,走的是提前批,可以填写三个批次的志愿,每个批次可以选择填写三个专业,所以可以填写九个志愿。艺术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将能体现自己优势的志愿放在第一位。因为在各大艺术院校招生的时候,招生人员都会把艺术生的第志愿放在首位。 所以艺术生在填写志愿的时候要结合院校专业名次来进行填写。艺术生在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志愿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两个志愿。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每个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考生要注意,如果是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同时兼报普通专业,就要报考普通批次与艺术类批次不在一个时间段投档录取的,如果是同一时间段录取的,就不能报考。 如果艺术特长生没有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那么在参加二志愿录取时,就不能再享受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志愿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两个志愿。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每个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考生要注意,如果是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同时兼报普通专业,就要报考普通批次与艺术类批次不在一个时间段投档录取的,如果是同一时间段录取的,就不能报考。 如果艺术特长生没有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那么在参加二志愿录取时,就不能再享受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几个志愿 艺术类提前批可以报两个志愿。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设第一、第二两个志愿,每个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考生要注意,如果是在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同时兼报普通专业,就要报考普通批次与艺术类批次不在一个时间段投档录取的,如果是同一时间段录取的,就不能报考。 如果艺术特长生没有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那么在参加二志愿录取时,就不能再享受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