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0 23:26:00 | 招生网
1、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标准化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2、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3、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行政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4、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5、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6、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7、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8、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9、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10、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11、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12、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13、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工业设计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4、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5、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6、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药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7、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物理学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8、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19、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20、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人工智能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21、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22、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环境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23、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应用化学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24、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25、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的金融学类(该校要求报考该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00分)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招生网(https://www.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计量大学学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设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市共建”一流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10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8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24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1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7门,浙江省一流课程146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
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7万余人、研究生46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近14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7%。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等省部级人才80余人次。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获得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招生网
学校现有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40个,高水平研究院35个。作为主要单位参与“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培育建设工作。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百余项。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院士工作站。
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重点建设高校前五位。数学建模竞赛连续多年排序全国前列、浙江第一。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千秋计量》,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建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计量法治研究基地、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杭州)、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等高水平行业人才培养基地,面向行业机构开展计量、标准、质量专业人才培训,学员累计达2.8万余人。
学校深入对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其直属单位、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积极承担国家计量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宁夏市场监督管理厅等开展战略合作。建有地方研究院11个、地方技术转移机构21个、产业技术联盟30个。作为牵头单位,联合13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
学校与国外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2项。建有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孔子学院、浙江—捷克布拉格丝路学院、浙江—捷克人文交流中心、中东欧研究院。牵头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高校加盟,并建立“一带一路”学院。
面向新百年,中国计量大学坚持以2004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时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校训精神,踔厉奋发、笃行致远,朝着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不懈奋斗。
一、2023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江苏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江苏的质量管理工程(义乌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2、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江苏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义乌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3、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江苏的工业设计(义乌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4、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江苏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义乌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5、中国计
一、2023中国计量大学在黑龙江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计量大学在黑龙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2、中国计量大学在黑龙江的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3、中国计量大学在黑龙江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4、中国计量大学在黑龙江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中国计量大学在黑龙江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6、中国计量大学在黑龙江的微电子科学与工
一、2023中国计量大学在山西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计量大学在山西的标准化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中国计量大学在山西的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中国计量大学在山西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招生人数为8人;4、中国计量大学在山西的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5、中国计量大学在山西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6、中国计量大学在山西的电
一、2023中国计量大学在辽宁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计量大学在辽宁的标准化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中国计量大学在辽宁的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3、中国计量大学在辽宁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4、中国计量大学在辽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中国计量大学在辽宁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6、中国计量大学在辽
一、2023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的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5500元,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二、历年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
一、2023中国计量大学在天津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计量大学在天津的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杭州市)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中国计量大学在天津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杭州市)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3、中国计量大学在天津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杭州市)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4、中国计量大学在天津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杭州市)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5、中国计量大学在天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杭
一、2023中国计量大学在河北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计量大学在河北的标准化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2、中国计量大学在河北的行政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中国计量大学在河北的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中国计量大学在河北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10人;5、中国计量大学在河北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10
一、2023中国计量大学在上海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中国计量大学在上海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语种:不限)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2、中国计量大学在上海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语种:不限)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3、中国计量大学在上海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语种:不限)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4、中国计量大学在上海的测控技术与仪器(语种:不限)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5、中国计量大学在上海的电子科学与技术(
2024-06-06 00:18:59
2024-05-28 00:38:07
2024-06-20 06:31:07
2024-04-09 22:44:16
2024-06-19 09:19:27
2024-06-14 20:09:47